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无监督学习的P2P流量识别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1 绪论第8-12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第8-9页
   ·国外和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第10-11页
   ·本文组织结构第11-12页
2 P2P 流量识别技术第12-23页
   ·P2P 论述第12-14页
   ·P2P 网络拓扑结构第14-18页
     ·集中式拓扑模式第14-16页
     ·分布式非结构化拓扑模式第16-17页
     ·分布式结构化拓扑模式第17-18页
   ·典型的 P2P 流量识别技术分析第18-22页
     ·基于端口的识别技术第18-19页
     ·深层数据包检测(DPI)技术第19页
     ·基于机器学习的流量识别技术第19-21页
     ·基于网络行为特征的 P2P 流量识别技术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3 P2P 流量的统计特征分析及提取第23-33页
   ·P2P 流量统计特征分析第23-28页
     ·数据包级特征第26-27页
     ·数据流特征第27-28页
   ·P2P 流量统计特征提取第28-32页
     ·流的包大小的均方差第28-29页
     ·流的持续时间第29页
     ·流的包大小变换率第29-30页
     ·流中数据包平均字节数第30-31页
     ·下载与上传速度比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4 基于无监督学习的 P2P 流量识别算法第33-42页
   ·典型 K-means 算法与基于密度的算法第33-36页
     ·K-means 算法介绍第33-34页
     ·DBSCAN 算法介绍第34-35页
     ·贝叶斯信息准则(BIC)第35-36页
   ·基于 DBSCAN 改进的 K-means 算法第36-41页
     ·相关概念和定义第36-37页
     ·本文算法基本思想第37-38页
     ·本文算法步骤描述第38-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5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第42-48页
   ·算法实现的结果分析第42-44页
   ·算法运算时间及识别准确率的比较及分析第44-47页
     ·算法运算的时间第44-45页
     ·流量识别的准确率和误判率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48-50页
   ·结论第48页
   ·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位论文情况第53-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项目情况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层次优化的动态概念背景图的主题爬行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相关背景图的主题微博用户发现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