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硫废水中硫的受控氧化过程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2页 |
·引言 | 第8-9页 |
·含硫废水的来源和特点 | 第9-11页 |
·含硫废水的来源 | 第9页 |
·含硫废水的危害 | 第9-11页 |
·含硫废水中硫的存在形态 | 第11页 |
·含硫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化学沉淀法 | 第12页 |
·碱液吸收法 | 第12-13页 |
·氧化法 | 第13-14页 |
·汽提法 | 第14页 |
·吸附法 | 第14-15页 |
·真空抽提法 | 第15页 |
·电化学法 | 第15-16页 |
·生物法 | 第16-17页 |
·复合工艺 | 第17-18页 |
·含硫废水中硫的资源化研究 | 第18页 |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可行性分析 | 第18-22页 |
·目的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28页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22-23页 |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实验废水 | 第22页 |
·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简介 | 第23-25页 |
·脱硫氧化剂效果评价实验 | 第23-24页 |
·强化单质硫转化实验 | 第24-25页 |
·分析项目及分析方法 | 第25-28页 |
·硫离子的测定分析方法 | 第25页 |
·硫的含氧酸盐测定分析方法 | 第25-27页 |
·单质硫的测定分析方法 | 第27页 |
·产物转化率计算方法 | 第27-28页 |
第3章 脱硫氧化剂对含硫废水的处理实验研究 | 第28-46页 |
·偏重亚硫酸钠氧化处理含硫废水的研究 | 第28-33页 |
·氧化剂投加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28-30页 |
·初始pH值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30-31页 |
·反应时间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31-33页 |
·过氧化氢氧化处理含硫废水的研究 | 第33-37页 |
·氧化剂投加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33-34页 |
·初始pH值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34-36页 |
·反应时间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过硫酸铵氧化处理含硫废水的研究 | 第37-42页 |
·氧化剂投加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37-39页 |
·初始pH值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反应时间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40-42页 |
·单质硫结构及形貌 | 第42-44页 |
·单质硫XRD表征 | 第42-43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氧化脱硫反应性能的研究 | 第46-51页 |
·偏重亚硫酸钠氧化脱硫过程的研究 | 第46-47页 |
·过氧化氢氧化脱硫过程的研究 | 第47-48页 |
·过硫酸铵氧化脱硫过程的研究 | 第48页 |
·不同氧化剂脱硫氧化产物转化率对比分析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强化单质硫转化的实验研究 | 第51-55页 |
·分离因数对单质硫转化效果的影响 | 第51-52页 |
·离心时间对单质硫转化效果的影响 | 第52-54页 |
·最佳离心条件下单质硫转化率分析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建议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