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8页 |
·介孔材料的概述 | 第13-15页 |
·介孔材料的定义 | 第13页 |
·介孔材料的归类 | 第13-14页 |
·功能化介孔材料地制备方法 | 第14-15页 |
·重金属污染概述 | 第15-17页 |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 第16-17页 |
·检测重金属方法 | 第17-18页 |
·原子吸收光谱(AAS) | 第17页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 第17页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 | 第17页 |
·X-射线荧光光谱(XRF) | 第17页 |
·电化学方法 | 第17-18页 |
·化学修饰电极概述 | 第18-20页 |
·化学修饰电极简介 | 第18页 |
·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18-20页 |
·涂渍法 | 第18-19页 |
·共价键合法 | 第19页 |
·电化学法 | 第19-20页 |
·介孔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检测重金属离子的应用 | 第20-27页 |
·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检测重金属离子 | 第20-21页 |
·方波伏安法(SWV)检测重金属离子 | 第21-25页 |
·微分脉冲伏安法(DPV)检测重金属离子 | 第25-27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第二章 MCM-48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对铅、镉、铜离子的检测 | 第28-43页 |
·引言 | 第28页 |
·实验 | 第28-30页 |
·部分试剂 | 第28-29页 |
·仪器 | 第29页 |
·MCM-48的合成 | 第29页 |
·MCM-48的表征 | 第29-30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42页 |
·表征 | 第30-32页 |
·XRD分析 | 第30-31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31页 |
·SEM分析 | 第31-32页 |
·TEM分析 | 第32页 |
·检测实验 | 第32-33页 |
·最佳实验条件 | 第33-37页 |
·支持电解质的影响 | 第33页 |
·pH的影响 | 第33-35页 |
·富集电位的影响 | 第35-36页 |
·富集时间的影响 | 第36-37页 |
·单个离子的检测 | 第37-39页 |
·Cd(Ⅱ)、Cu(Ⅱ)和Pb(Ⅱ)三个离子的同时检测 | 第39页 |
·干扰实验的研究 | 第39-40页 |
·检测限和线性范围 | 第40-41页 |
·实际样品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NH_2-MCM-48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对铅、镉、铜离子的检测 | 第43-57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6页 |
·试剂 | 第44页 |
·仪器 | 第44-45页 |
·NH_2-MCM-48 的合成 | 第45页 |
·NH_2-MCM-48的表征 | 第45-46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6页 |
·表征 | 第46-49页 |
·XRD分析 | 第46-47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47-48页 |
·SEM分析 | 第48页 |
·TEM分析 | 第48-49页 |
·检测实验 | 第49页 |
·最佳实验条件 | 第49-51页 |
·电解质的影响 | 第49-50页 |
·pH的影响 | 第50-51页 |
·富集时间的影响 | 第51页 |
·单个离子的检测 | 第51-53页 |
·同时检测Cd(Ⅱ)、Cu(Ⅱ)和Pb(Ⅱ)三个离子 | 第53-54页 |
·干扰实验的研究 | 第54-55页 |
·检测限和线性范围 | 第55页 |
·实际样品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SH-MCM-48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对铅、镉、铜、汞离子的检测 | 第57-72页 |
·引言 | 第57-58页 |
·实验部分 | 第58-59页 |
·试剂 | 第58页 |
·仪器 | 第58页 |
·SH-MCM-48的合成 | 第58-59页 |
·SH-MCM-48的表征 | 第59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71页 |
·表征 | 第59-61页 |
·XRD分析 | 第59-60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60-61页 |
·SEM | 第61页 |
·检测实验 | 第61页 |
·最佳实验条件 | 第61-66页 |
·支持电解质的影响 | 第61-62页 |
·pH的影响 | 第62-63页 |
·富集电位的影响 | 第63-64页 |
·富集时间的影响 | 第64-66页 |
·单个离子的检测 | 第66-68页 |
·Cd(Ⅱ)、Cu(Ⅱ)、Pb(Ⅱ)和Hg(Ⅱ)四个离子的同时检测 | 第68-69页 |
·干扰实验的研究 | 第69-70页 |
·检测限和线性范围 | 第70页 |
·实际样品 | 第70-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