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隔震钢结构办公楼原位动力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引言 | 第10页 |
·隔震技术发展概述 | 第10-12页 |
·隔震技术发展概述 | 第10-11页 |
·钢结构隔震发展概述 | 第11-12页 |
·基础隔震概述 | 第12-15页 |
·基础隔震系统 | 第12-13页 |
·基础隔震原理 | 第13-14页 |
·基础隔震特性 | 第14-15页 |
·隔震结构原位动力试验 | 第15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5-18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实验概况 | 第18-34页 |
·大楼概况 | 第18-19页 |
·隔震层 | 第19-30页 |
·隔震支座性能 | 第22-23页 |
·叠层橡胶支座性能 | 第23-26页 |
·铅芯橡胶支座性能 | 第26-28页 |
·云南省设计院隔震楼橡胶支座性能 | 第28-30页 |
·实验装置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原位动力试验和结果分析 | 第34-56页 |
·测量方案 | 第34-35页 |
·自由衰减振动试验 | 第35-39页 |
·正弦激励强迫振动试验 | 第39-45页 |
·单向地震模拟激励试验 | 第45-52页 |
·误差分析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第四章 基于 SAP2000 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 第56-68页 |
·隔震楼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56-57页 |
·建模过程中的基本假定 | 第56页 |
·隔震支座的模拟 | 第56-57页 |
·结构自振周期 | 第57-58页 |
·地震模拟分析 | 第58-62页 |
·考虑活荷载的有限元模型 | 第62-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附录 | 第70-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