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斜坡地震稳定性分析及区划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 ·本文研究思路 | 第18-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 ·研究实施方案 | 第19-20页 |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场地条件 | 第21-29页 |
| ·地质构造环境 | 第21-23页 |
| ·地形地貌 | 第23-24页 |
| ·水文地质 | 第24-25页 |
| ·河谷地质剖面 | 第25-27页 |
| ·小结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研究区黄土场地土层动力参数测试 | 第29-38页 |
| ·试验仪器 | 第29-30页 |
| ·试样采集 | 第30-31页 |
| ·室内试验 | 第31-37页 |
| ·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实验 | 第31-35页 |
| ·抗剪强度试验 | 第35-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黄土斜坡稳定性及动力反应分析 | 第38-78页 |
| ·数值方法原理 | 第38-40页 |
| ·动力边界条件 | 第38-39页 |
| ·力学阻尼 | 第39页 |
| ·建模与参数选取 | 第39-40页 |
| ·黄土地形特征影响下斜坡稳定性分析 | 第40-52页 |
| ·土层厚度的影响 | 第40-46页 |
| ·斜坡角度的影响 | 第46-52页 |
| ·结果分析 | 第52页 |
| ·三维理想斜坡模型动力稳定性及动力反应分析 | 第52-56页 |
| ·建模 | 第53页 |
| ·地震波 | 第53-54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 ·天水市典型黄土斜坡地震稳定性及动力反应分析 | 第56-77页 |
| ·四十里铺斜坡 | 第56-63页 |
| ·太京镇斜坡 | 第63-68页 |
| ·李家台子斜坡 | 第68-72页 |
| ·二十里铺斜坡 | 第72-77页 |
| ·小结 | 第77-78页 |
| 第五章 黄土斜坡稳定性区划 | 第78-92页 |
| ·天水滑坡灾害详情及区划意义 | 第78-81页 |
| ·天水滑坡灾害详情 | 第78-80页 |
| ·滑坡空间区划分类及意义 | 第80-81页 |
| ·滑坡区划原则和区划方法 | 第81-85页 |
| ·滑坡区划原则 | 第81-82页 |
| ·区划方法 | 第82-85页 |
| ·区划结果及评价 | 第85-91页 |
| ·影响因子数据分析 | 第85-86页 |
| ·区划结果分析 | 第86-91页 |
| ·小结 | 第91-9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2-94页 |
| ·主要结论 | 第92-93页 |
| ·展望 | 第93-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100页 |
| 致谢 | 第100-101页 |
| 作者简介 | 第10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主要课题 | 第10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