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一、绪论 | 第9-16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2. 实际意义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2. 分析框架 | 第12-13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五)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1. 创新之处 | 第14页 |
2. 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二、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一)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 第16-17页 |
1.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 第16页 |
2.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贸易理论 | 第16-17页 |
3. 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 | 第17页 |
(二) 竞争优势理论 | 第17-18页 |
(三) 贸易引力模型理论 | 第18-19页 |
(四)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五)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三、我国与东北亚主要国家农产品生产与贸易概况 | 第23-29页 |
(一) 东北亚主要国家农业生产概况 | 第23-25页 |
1. 我国农业生产概况 | 第23页 |
2. 日本农业生产概况 | 第23-24页 |
3. 韩国农业生产概况 | 第24-25页 |
4. 俄罗斯农业生产概况 | 第25页 |
(二) 我国对东北亚主要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 第25-29页 |
1. 中日农产品贸易现状 | 第26页 |
2. 中韩农产品贸易现状 | 第26-27页 |
3. 中俄农产品贸易现状 | 第27-29页 |
四、我国对东北亚主要国家农产品出口比较优势分析 | 第29-39页 |
(一) 基于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 | 第29-32页 |
1. 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概述 | 第29-30页 |
2. 我国对韩日俄的农产品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状况 | 第30-32页 |
(二) 贸易强度分析 | 第32-34页 |
1. 贸易强度指数概述 | 第32页 |
2. 我国农产品在韩日俄市场的贸易强度分析 | 第32-34页 |
(三) 贸易互补性分析 | 第34-36页 |
1. 贸易互补性指数概述 | 第34页 |
2. 我国与韩日俄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 第34-36页 |
(四) 出口结构相似性分析 | 第36-39页 |
1. 出口结构相似性指数概述 | 第36-37页 |
2. 我国与韩日俄农产品出口结构相似性分析 | 第37-39页 |
五、我国对东北亚主要国家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及潜力分析 | 第39-50页 |
(一) 贸易引力模型构建 | 第39-44页 |
1. 建模的基本思想 | 第39-40页 |
2. 模型构建与变量解释 | 第40-41页 |
3. 样本和数据说明 | 第41-42页 |
4. 面板数据模型形式的设定 | 第42-44页 |
(二)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回归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46页 |
(三) 我国农产品对东北亚主要国家的出口潜力测算 | 第46-50页 |
六、政策建议 | 第50-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