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大豆异黄酮简介 | 第10-12页 |
·黄酮类和异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介绍 | 第10页 |
·ISO的含量分布 | 第10-11页 |
·ISO的结构、理化特性与代谢特点 | 第11-12页 |
·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学特性 | 第12页 |
·弱雌激素样与抗雌激素样作用 | 第12页 |
·抗氧化作用 | 第12页 |
·具有调节血脂、血压作用 | 第12页 |
·ISO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 第12-17页 |
·ISO对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12-13页 |
·ISO对动物免疫性能的影响 | 第13-15页 |
·ISO在动物生殖性能中的应用研究 | 第15页 |
·ISO对动物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第15-17页 |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7-20页 |
·提取工艺方面 | 第17页 |
·研究机理方面 | 第17页 |
·雌激素和大豆异黄酮的比较 | 第17-18页 |
·使用剂量 | 第18-20页 |
2 引言 | 第20-22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2-28页 |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大豆异黄酮提取物 | 第22页 |
·海兰褐蛋鸡 | 第22页 |
·主要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22页 |
·主要试验试剂及配制 | 第22-23页 |
·试验动物饲喂管理及取材 | 第23-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28页 |
·免疫器官指数测定 | 第25页 |
·间接ELISA方法 | 第25-26页 |
·双抗体两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 第26页 |
·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离 | 第26页 |
·脾脏T淋巴细胞分离 | 第26页 |
·血清和肝脏中SOD和MDA含量测定 | 第26页 |
·组织切片的制作 | 第26-27页 |
·数据的测量 | 第27页 |
·数据的处理 | 第27-28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8-36页 |
·ISO对蛋鸡免疫性能的影响 | 第28-32页 |
·ISO对蛋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第28页 |
·ISO对蛋鸡细胞免疫的影响 | 第28-30页 |
·血清中IL-2和IFN-a的含量 | 第28-29页 |
·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的测定 | 第29页 |
·脾脏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的测定 | 第29-30页 |
·ISO对蛋鸡体液免疫的影响 | 第30-32页 |
·血清、气管液、肠液、胆汁中IgG相对含量 | 第31页 |
·血清、气管液、肠液、胆汁中IgM相对含量 | 第31-32页 |
·ISO对蛋鸡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32-34页 |
·蛋鸡十二指肠隐窝深度、绒毛长度、肌层厚度 | 第32页 |
·蛋鸡空肠隐窝深度、绒毛长度、肌层厚度 | 第32-33页 |
·蛋鸡回肠隐窝深度、绒毛长度、肌层厚度 | 第33-34页 |
·蛋鸡盲肠隐窝深度、皱襞高度、肌层厚度 | 第34页 |
·ISO对蛋鸡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第34-36页 |
·血清中MDA和SOD的含量 | 第34页 |
·肝脏中MDA和SOD的含量 | 第34-36页 |
5 讨论 | 第36-44页 |
·ISO对蛋鸡免疫性能的影响 | 第36-40页 |
·ISO对蛋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第37页 |
·ISO对蛋鸡细胞免疫的影响 | 第37-39页 |
·ISO对蛋鸡体液免疫的影响 | 第39-40页 |
·ISO对蛋鸡肠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40-42页 |
·ISO对蛋鸡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第42-44页 |
6 结论 | 第44-46页 |
·由本试验可得知的结论 | 第44页 |
·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 | 第44-46页 |
·研究机理方面 | 第44页 |
·雌激素和大豆异黄酮的比较 | 第44页 |
·使用剂量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4页 |
英文摘要 | 第54-58页 |
图版与说明 | 第58-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