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 ·选题目的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 ·关于我国参政党内部监督机制的内涵研究 | 第10-11页 |
| ·关于我国参政党内部监督机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研究 | 第11-12页 |
| ·关于参政党内部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完善研究 | 第12-14页 |
| ·关于中国共产党内部监督机制的研究 | 第14-15页 |
| ·关于国外政党内部监督机制的研究 | 第15-17页 |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文献检索的方法 | 第17页 |
| ·调查研究的方法 | 第17页 |
| ·历史研究的方法 | 第17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19页 |
| 第2章 政党内部监督机制:概念、理论及经验 | 第19-32页 |
| ·参政党内部监督及内部监督机制的相关概念 | 第19-24页 |
| ·参政党内部监督的内涵 | 第19-20页 |
| ·参政党内部监督机制的内涵与特征 | 第20-22页 |
| ·参政党内部监督机制的功能与作用 | 第22-24页 |
| ·参政党内部监督的相关理论 | 第24-25页 |
| ·执政党监督的理论 | 第24页 |
| ·政党监督的理论 | 第24-25页 |
| ·参政党监督的理论 | 第25页 |
| ·政党内部监督机制构建:中国共产党及国外政党建设的相关经验教训 | 第25-32页 |
| ·中国共产党内部监督的历史沿革及成功经验 | 第25-29页 |
| ·国外政党内部监督机制的经验及启示 | 第29-32页 |
| 第3章 我国参政党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2-37页 |
| ·参政党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 ·监督的主体与对象合一 | 第32页 |
| ·未实行双重领导体制使得监督机制运行单向 | 第32-33页 |
| ·监督的公开性不够 | 第33页 |
| ·监督力量不均衡 | 第33-34页 |
| ·参政党内部监督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4-37页 |
| ·参政党内部监督意识冷漠 | 第34-35页 |
| ·参政党内部监督缺乏完备的法规 | 第35-36页 |
| ·参政党内部监督的制度缺失 | 第36页 |
| ·参政党内部监督的机构不健全 | 第36-37页 |
| 第4章 完善我国参政党内部监督机制的对策思考 | 第37-45页 |
| ·完善参政党内部监督机制的宏观对策 | 第37-41页 |
| ·培育科学的参政党内部监督意识 | 第37页 |
| ·健全参政党内部监督的制度 | 第37-39页 |
| ·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 | 第39-40页 |
| ·建立自我调节机制 | 第40页 |
| ·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监督机制 | 第40-41页 |
| ·完善参政党内部监督机制的微观对策 | 第41-45页 |
| ·直接的监督方式与途径 | 第41-43页 |
| ·间接的监督方式与途径 | 第43-45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