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曲面测量采样策略与轮廓度误差评定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引言 | 第9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 ·复杂曲面测量 | 第9-12页 |
| ·复杂曲面轮廓度误差评定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复杂曲面测量采样策略 | 第13-14页 |
| ·复杂曲面轮廓度误差评定方法 | 第14-15页 |
| ·课题的来源和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复杂曲线造型理论 | 第17-22页 |
| ·曲线的表达方式 | 第17-18页 |
| ·显式表示 | 第17页 |
| ·隐式表示 | 第17页 |
| ·参数表示 | 第17-18页 |
| ·Bézier 曲线理论 | 第18-19页 |
| ·Bézier 曲线定义 | 第18页 |
| ·Bézier 曲线性质 | 第18-19页 |
| ·B-spline 曲线理论 | 第19-21页 |
| ·B-spline 曲线定义 | 第19页 |
| ·B-spline 曲线性质 | 第19-20页 |
| ·三次均匀 B-spline 曲线 | 第20页 |
| ·三次均匀 B-spline 曲线的插值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复杂曲面自适应采样策略 | 第22-34页 |
| ·截交线数据点提取 | 第22-24页 |
| ·STL 模型 | 第23页 |
| ·数据点提取算法 | 第23-24页 |
| ·截交线数学模型 | 第24-25页 |
| ·自适应采样策略 | 第25-29页 |
| ·截交线采样策略 | 第25-27页 |
| ·复杂曲面采样策略 | 第27-29页 |
| ·仿真实验验证 | 第29-32页 |
| ·截交线采样算例 | 第29-31页 |
| ·复杂曲面采样算例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复杂曲面轮廓度误差评定 | 第34-51页 |
| ·轮廓度公差 | 第34-35页 |
| ·轮廓度误差评定模型 | 第35-37页 |
| ·最小二乘评定模型 | 第36页 |
| ·最小区域评定模型 | 第36-37页 |
| ·空间点到复杂曲面距离计算 | 第37-39页 |
| ·分割逼近法 | 第37-38页 |
| ·基于 STL 模型计算点到曲面距离 | 第38-39页 |
| ·优化算法 | 第39-47页 |
| ·遗传算法 | 第39-42页 |
| ·免疫遗传算法 | 第42-46页 |
| ·坐标轮换法 | 第46-47页 |
|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曲面采样与误差评定模块开发与集成 | 第51-62页 |
| ·在机检测软件系统功能扩展 | 第51-53页 |
| ·在机检测软件系统简介 | 第51-52页 |
| ·扩展模块功能构成 | 第52-53页 |
| ·扩展模块的 GUI 设计 | 第53-57页 |
| ·曲面采样模块的 GUI 设计 | 第53-55页 |
| ·误差评定模块的 GUI 设计 | 第55-57页 |
| ·扩展模块集成 | 第57-58页 |
| ·实例验证 | 第58-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 ·总结 | 第62页 |
| ·展望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 附录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