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电缆识别技术的重要性 | 第9-11页 |
·电力电缆识别技术现状 | 第11-13页 |
·电力电缆铠甲信号传输模型 | 第13-15页 |
·本文设计目标 | 第15-16页 |
第2章 双调制波识别技术 | 第16-24页 |
·特殊发射信号——双调制波技术 | 第16-18页 |
·双调制波信号相位分析 | 第18-23页 |
·标准识别判据 | 第23-24页 |
第3章 发射端电路设计 | 第24-34页 |
·逆变器PWM原理 | 第24-27页 |
·双正弦波PWM波形生成策略 | 第25-27页 |
·DC/DC升压电路设计 | 第27-32页 |
·电路结构 | 第27-28页 |
·各元件参数的选择 | 第28页 |
·PID算法数字化 | 第28-31页 |
·升压电路仿真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接收端电路设计 | 第34-41页 |
·整体思路 | 第34页 |
·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及识别判据修正 | 第34-40页 |
·带通滤波器设计 | 第35-37页 |
·基于带通滤波器相位偏移的识别判据修正 | 第37-38页 |
·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的设计 | 第38-39页 |
·辅助电源设计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1-52页 |
·DSP2808及其开发环境简介 | 第41-42页 |
·DSP2808简介 | 第41-42页 |
·DSP集成开发环境——CCS简介 | 第42页 |
·FFT频谱分析 | 第42-46页 |
·FFT的历史与发展 | 第42-44页 |
·按时间抽取(DIT)的基-2FFT算法(Cooley-Tukey算法) | 第44-46页 |
·信号发送端的软件设计 | 第46-49页 |
·逆变器SPWM波形的DSP控制 | 第46-48页 |
·程序设计流程 | 第48-49页 |
·信号接收端的软件设计 | 第49-51页 |
·接收端软件框图 | 第49-50页 |
·AD采样参数设置和编程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6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2-63页 |
·样机实验结果 | 第52-59页 |
·高增益DC/DC电路结果与分析 | 第53-54页 |
·逆变器输出波形结果与分析 | 第54页 |
·带通滤波器的滤波特性 | 第54-56页 |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特性 | 第56-57页 |
·软硬件整合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 | 第57-58页 |
·基于发射电路相位偏移的识别判据修正 | 第58-59页 |
·实际电缆测量应用结果 | 第59-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7章 结论及工作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