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6页 |
ABSTRACT | 第16-19页 |
前言 | 第19-30页 |
1 微乳给药系统的介绍 | 第19-21页 |
2 微乳给药系统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3 微乳给药系统提高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机制 | 第22-23页 |
4 模型药物的选择 | 第23-24页 |
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24-30页 |
第一章 辛伐他汀、阿仑膦酸钠理化性质的研究 | 第30-49页 |
第一节 辛伐他汀理化性质的研究 | 第30-35页 |
1 实验仪器与试药 | 第3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辛伐他汀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30-32页 |
·辛伐他汀溶解度的测定 | 第32页 |
·辛伐他汀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第32-3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3-34页 |
·辛伐他汀的分子结构,分子量与熔点 | 第33页 |
·辛伐他汀的溶解度 | 第33页 |
·辛伐他汀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第33-34页 |
4 实验讨论 | 第34-35页 |
第二节 阿仑膦酸钠理化性质的研究 | 第35-49页 |
1 实验仪器与试药 | 第3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衍生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仑膦酸钠 | 第35-36页 |
·衍生化HPLC-RD法测定阿仑膦酸钠 | 第36-37页 |
·阿仑膦酸钠表观溶解度的测定 | 第37页 |
·正辛醇/水系统中表观分配系数的测定 | 第3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7-44页 |
·衍生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仑膦酸钠 | 第37-40页 |
·衍生化HPLC-RD法测定阿仑膦酸钠 | 第40-43页 |
·阿仑膦酸钠溶解度的测定 | 第43-44页 |
·阿仑膦酸钠正辛醇/水表观分配系数的测定 | 第44页 |
4 实验讨论 | 第44-47页 |
·阿仑膦酸钠分子结构,分子量与熔点 | 第44页 |
·关于阿仑膦酸钠的分析方法 | 第44-45页 |
·关于阿仑膦酸钠的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 第45页 |
·关于阿仑膦酸钠的解离 | 第45-47页 |
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二章 CACO-2细胞模型的建立及辛伐他汀经CACO-2细胞模型转运动力学的研究 | 第49-67页 |
第一节 Caco-2细胞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49-55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49-5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0-52页 |
·Caco-2细胞模型的建立 | 第50-51页 |
·Caco-2细胞模型的验证 | 第51-52页 |
·Caco-2细胞形态与单分子层结构观察 | 第51页 |
·跨膜电阻(TEER)的测定 | 第51-52页 |
·标识物渗漏检查 | 第5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2-54页 |
·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 | 第52-53页 |
·跨膜电阻 | 第53页 |
·标识物渗漏检查 | 第53-54页 |
4 讨论 | 第54-55页 |
第二节 辛伐他汀经Caco-2细胞转运动力学研究 | 第55-67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5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5-57页 |
·Caco-2细胞对辛伐他汀的摄取 | 第55-56页 |
·辛伐他汀经Caco-2细胞模型转运机制的研究 | 第56-57页 |
·Transwell(?)膜的转速 | 第56页 |
·浓度 | 第56-57页 |
·转运方向 | 第57页 |
·能量代谢抑制剂 | 第57页 |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5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7-61页 |
·Caco-2细胞对辛伐他汀的摄取 | 第57-58页 |
·转速对辛伐他汀经Caco-2细胞转运的影响 | 第58-59页 |
·浓度对辛伐他汀经Caco-2细胞转运的影响 | 第59-60页 |
·转运方向和细胞能量代谢抑制剂对辛伐他汀经Caco-2细胞转运的影响 | 第60-61页 |
4 实验讨论 | 第61-64页 |
·关于药物经Caco-2转运的机制 | 第61-62页 |
·关于辛伐他汀经Caco-2细胞转运的机制 | 第62-64页 |
5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第三章 阿仑膦酸钠经CACO-2细胞模型转运动力学研究 | 第67-84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67-6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8-72页 |
·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68-70页 |
·Caco-2细胞对阿仑膦酸钠的摄取 | 第70页 |
·阿仑膦酸钠经Caco-2细胞模型转运机制的研究 | 第70-72页 |
·其它因素对阿仑膦酸钠转运速率的影响 | 第72页 |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7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72-79页 |
·Caco-2细胞对阿仑膦酸钠的摄取 | 第72-73页 |
·阿仑膦酸钠经Caco-2细胞模型转运机制的研究 | 第73-77页 |
·转速对阿仑膦酸钠经Caco-2细胞转运的影响 | 第73-74页 |
·转运方向对阿仑膦酸钠经Caco-2细胞转运的影响 | 第74-76页 |
·低温和代谢抑制剂的加入对辛伐他汀经Caco-2细胞转运的影响 | 第76-77页 |
·其它因素对阿仑膦酸钠转运速率的影响 | 第77-79页 |
4 实验讨论 | 第79-82页 |
·关于汉克氏缓冲液中阿仑膦酸钠的分析 | 第79页 |
·关于细胞连接复合物(Junction complex) | 第79-80页 |
·关于阿仑膦酸钠经Caco-2细胞转运的机制 | 第80-81页 |
·其他因素对阿仑膦酸钠转运的影响 | 第81-82页 |
5 本章结论 | 第82-84页 |
第四章 辛伐他汀微乳给药系统的研制及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辛伐他汀在微乳中的表观溶解度 | 第84-106页 |
第一节 辛伐他汀微乳给药系统的研制 | 第84-92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84-8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85-86页 |
·辛伐他汀在油和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 | 第85页 |
·表面活性剂和油的筛选 | 第85页 |
·微乳区域的确定 | 第85-86页 |
·温度对微乳区域的影响 | 第86页 |
·混合次序对微乳区域的影响 | 第86页 |
·微乳粒径和Zeta电位的测定 | 第86页 |
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86-92页 |
·辛伐他汀在表面活性剂和油中的溶解度 | 第86页 |
·表面活性剂和油的筛选 | 第86-87页 |
·处方组成对微乳区的影响 | 第87-89页 |
·工艺对微乳给药系统的影响 | 第89-92页 |
第二节 以响应曲面法研究辛伐他汀在微乳中的表观溶解度 | 第92-106页 |
1 响应曲面法的相关统计学背景 | 第92-93页 |
2 仪器与实验 | 第93-94页 |
3 实验方法 | 第94-95页 |
·辛伐他汀表观溶解度的测定 | 第94页 |
·利用D-Optimal实验设计研究辛伐他汀微乳的表观溶解度 | 第94-95页 |
·实验研究范围的限定 (Constrained region of interest) | 第94页 |
·实验安排 | 第94-95页 |
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95-102页 |
·模型的确定 | 第95-99页 |
·模型的检验(Diagnostics)和验证(Verification) | 第99-101页 |
·对因素效应探讨及对处方优化的指导意义 | 第101-102页 |
5 本章小结 | 第102-106页 |
第五章 阿仑膦酸钠微乳给药系统的研制及其经CACO-2细胞模型转运动力学的研究 | 第106-127页 |
第一节 阿仑膦酸钠微乳给药系统的研制 | 第106-114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10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06-108页 |
·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第106-107页 |
·微乳区域的确定 | 第107页 |
·温度对微乳区域的影响 | 第107页 |
·混合次序对微乳区域的影响 | 第107页 |
·微乳粒径和Zeta电位的测定 | 第107-108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108-114页 |
·微乳的处方设计 | 第108页 |
·助表面活性剂对微乳形成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配伍比例的确定 | 第109-110页 |
·水相对微乳区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阿仑膦酸钠对微乳区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温度对微乳区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混合顺序对微乳区的影响 | 第113页 |
·微乳的粒径和Zeta电位的测定 | 第113-114页 |
第二节 阿仑膦酸钠微乳经Caco-2细胞模型转运动力学研究 | 第114-127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11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14-116页 |
·阿仑膦酸钠微乳的制备 | 第114-115页 |
·阿仑膦酸钠制剂转运动力学研究 | 第115-116页 |
·对单分子层细胞跨膜电阻的影响 | 第116页 |
·单分子层细胞完整性影响的可逆性 | 第116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16-123页 |
·制剂对阿仑膦酸钠转运动力学的影响 | 第116-120页 |
·对单分子层细胞跨膜电阻的影响 | 第120-121页 |
·单分子层细胞完整性影响的可逆性 | 第121-123页 |
4 实验讨论 | 第123-124页 |
·关于微乳给药系统提高亲水性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 第123页 |
·关于微乳给药系统对阿仑膦酸钠的吸收促进作用 | 第123页 |
·关于微乳给药系统对胃肠道潜在的毒副作用 | 第123-124页 |
5 本章小结 | 第124-127页 |
第六章 辛伐他汀微乳给药系统和阿仑膦酸钠微乳给药系统生物利用度研究 | 第127-142页 |
第一节 辛伐他汀微乳给药系统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 第127-134页 |
1 仪器、试药与动物 | 第127页 |
2 实验 方法 | 第127-129页 |
·给药方案 | 第127-128页 |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128页 |
·血浆样品分析 | 第128页 |
·数据处理 | 第128-129页 |
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129-134页 |
·分析方法确证 | 第129-131页 |
·研究数据 | 第131-134页 |
第二节 阿仑膦酸钠微乳给药系统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 第134-142页 |
1 仪器、试药与动物 | 第134页 |
2 实验 | 第134-135页 |
·给药方案 | 第134页 |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134页 |
·血浆样品分析 | 第134-135页 |
·色谱条件 | 第134页 |
·血浆样品的处理和测定 | 第134-135页 |
·数据处理 | 第135页 |
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135-140页 |
·分析方法确证 | 第135-137页 |
·研究数据 | 第137-140页 |
4 本章小结 | 第140-142页 |
全文结论 | 第142-145页 |
发表论文目录 | 第145-146页 |
致谢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