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新时期草根文化解读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三、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四、研究思路 | 第15-18页 |
第一章 后新时期语境下的草根文化 | 第18-30页 |
·草根及草根文化 | 第18-23页 |
·草根的定义 | 第18-20页 |
·草根文化的含义 | 第20-21页 |
·草根文化与近似文化的区分 | 第21-23页 |
·草根文化现象 | 第23-30页 |
·草根明星和山寨现象:中国梦想与消费追求 | 第23-25页 |
·恶搞和热词:娱乐与狂欢 | 第25-27页 |
·微博客发声:话语权与精神诉求 | 第27-30页 |
第二章 草根文化的当代社会功能 | 第30-40页 |
·草根文化的积极作用 | 第30-35页 |
·文化融合和共生 | 第30-32页 |
·民主与自治 | 第32-33页 |
·“减压阀”与“助推器” | 第33-35页 |
·草根文化的消极影响 | 第35-40页 |
·造成价值观的偏离 | 第35-36页 |
·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 | 第36-37页 |
·弱化草根群体的主体地位 | 第37-40页 |
第三章 探析后新时期草根文化的发展走向 | 第40-49页 |
·城乡草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 第40-42页 |
·电视媒体传播下的草根文化 | 第42-44页 |
·网络传播媒介下的草根文化 | 第44-45页 |
·个人创造转向产业体系 | 第45-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