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住房保障形式 | 第14-15页 |
·住房保障水平 | 第15页 |
·相关理论分析 | 第15-18页 |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 | 第15-16页 |
·公平效率理论 | 第16-17页 |
·住房适度保障理论 | 第17-18页 |
·文献综述 | 第18-23页 |
·国外住房保障水平相关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国内住房保障水平相关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文献综述总结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我国城镇住房保障水平差异现状分析 | 第25-31页 |
·绝对保障水平分析 | 第25-29页 |
·住房保障规模 | 第25-26页 |
·住房保障力度 | 第26-29页 |
·相对住房保障水平分析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我国城镇住房保障水平影响因素及描述性分析 | 第31-41页 |
·住房保障水平影响因素 | 第31-32页 |
·政府财政支出能力 | 第31页 |
·居民住房需求 | 第31-32页 |
·住房市场状况 | 第32页 |
·住房保障水平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第32-33页 |
·我国城镇住房保障水平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描述性分析 | 第33-39页 |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的描述性分析 | 第33-36页 |
·居民消费及支付水平指标的描述性分析 | 第36-38页 |
·住房市场状况指标的描述性分析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5章 我国城镇住房保障水平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 第41-51页 |
·我国城镇住房保障水平区域差异因素实证研究 | 第41-44页 |
·样本及变量的选取 | 第41页 |
·计量回归 | 第41-44页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水平区域差异评价 | 第44-50页 |
·主成分分析法导入 | 第44-46页 |
·主成分分析法实证分析过程 | 第46-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住房保障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51-55页 |
·促进住房保障的税收政策 | 第51-52页 |
·美国:针对不同类型人群的差异性激励政策体系 | 第51页 |
·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针对供需双方的税收优惠 | 第51-52页 |
·日韩等亚洲市场经济国家:税收激励与惩罚并存 | 第52页 |
·促进住房保障的金融政策 | 第52-53页 |
·市场导向型 | 第52-53页 |
·政府强制储蓄型 | 第53页 |
·政府直接介入型 | 第53页 |
·民间自发型 | 第53页 |
·促进住房保障的住房补贴政策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5-59页 |
·主要结论 | 第55-56页 |
·政策建议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附件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