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对象与目标 | 第10-11页 |
·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的创新点与可能的不足处 | 第12-13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2页 |
·可能的不足处 | 第12-13页 |
2. 国内外餐饮业基本养老保险的标准借鉴问题 | 第13-17页 |
·国内先进地区餐饮业参保经验借鉴 | 第13-15页 |
·深圳模式 | 第13页 |
·北京模式 | 第13-14页 |
·上海模式 | 第14-15页 |
·国外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特点借鉴 | 第15-17页 |
·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险制度 | 第15页 |
·社会福利型养老保险制度 | 第15-16页 |
·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制度 | 第16-17页 |
3. 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餐饮业基本养老保险的现状 | 第17-21页 |
·龙山区餐饮业员工养老保险的政策现状 | 第17页 |
·老板及上层管理人员参保现状 | 第17-19页 |
·餐饮企业老板人员参保状况 | 第18页 |
·餐饮企业管理层人员参保状况 | 第18-19页 |
·一般职工参保般现状 | 第19-21页 |
4. 部分餐饮业员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调查分析 | 第21-25页 |
·餐饮业养老保险的现状 | 第21页 |
·部分餐饮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现状 | 第21-23页 |
·参保率低 | 第22页 |
·参保信心不足 | 第22页 |
·餐饮企业职工的“灵活就业”特点明显 | 第22-23页 |
·部分餐饮企业参保缴费问题 | 第23-25页 |
·不为试用期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 | 第23页 |
·只为少数人缴纳 | 第23页 |
·餐饮企业老板之间扯皮耍赖 | 第23页 |
·瞒报经营状况,拖欠职工养老金 | 第23-25页 |
5. 龙山区部分餐饮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主要问题 | 第25-28页 |
·覆盖面偏低问题 | 第25页 |
·受访对象参保率偏低 | 第25页 |
·覆盖面偏低的原因有共性 | 第25页 |
·个人缴费偏高问题 | 第25-26页 |
·参保基数的确定问题 | 第26-28页 |
·低者收入的缴费基数被抬高 | 第26页 |
·中高收入者的缴费基数不实 | 第26-28页 |
6. 关于餐饮业基本养老保险的设计思路与建议 | 第28-32页 |
·协调社会保障制度的“内部关系” | 第28-29页 |
·搞好新老制度转换的衔接环节 | 第28页 |
·必须坚持全员覆盖的基本目标 | 第28页 |
·全员覆盖的制度设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 第28-29页 |
·提高餐饮企业员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的基本思路 | 第29页 |
·建立不同档次、享受不同的待遇 | 第29页 |
·建立缴费可持续、可携带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 | 第29页 |
·加强对企业养老保险费征缴的监察力度 | 第29-30页 |
·打击企业老板的偷漏、躲避、拖延的监察制度设计 | 第29页 |
·强制餐饮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 | 第29页 |
·正确宣传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内涵 | 第29-30页 |
·关于基本养老金缴费标准、参保基数相对灵活的制度设计 | 第30-32页 |
·坚持对餐饮职工的政府补贴的制度设计 | 第30页 |
·坚持对参保基数的灵活浮动的制度设计原则 | 第30-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附录 | 第35-38页 |
后记 | 第38-39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