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25页 |
·马铃薯概述 | 第14页 |
·马铃薯块茎形成 | 第14-18页 |
·形态学变化及细胞学变化 | 第14-15页 |
·蛋白质与淀粉积累 | 第15页 |
·光周期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 | 第15-16页 |
·蔗糖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 | 第16-17页 |
·激素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 | 第17-18页 |
·赤霉素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 | 第17页 |
·生长素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 | 第17-18页 |
·细胞分裂素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 | 第18页 |
·脱落酸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 | 第18页 |
·蛋白磷酸酶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蛋白磷酸酶的分类及结构特征 | 第19-20页 |
·蛋白磷酸酶2C的功能研究 | 第20-21页 |
·PP2C参与ABA信号途径 | 第20页 |
·PP2C参与生长发育 | 第20-21页 |
·PP2C参与抗病反应 | 第21页 |
·PP2C参与调节细胞周期和基因转录 | 第21页 |
·蛋白磷酸酶与马铃薯块茎发育 | 第21页 |
·AREB类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植物中的AREB类转录因子 | 第22页 |
·AREB/ABF与马铃薯块茎发育 | 第22-23页 |
·蛋白磷酸酶2C与AREB/ABF的关系 | 第23-24页 |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5-39页 |
·研究材料 | 第25-26页 |
·植物材料 | 第25页 |
·菌株、质粒及引物 | 第25-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39页 |
·马铃薯核酸提取 | 第26-27页 |
·马铃薯基因组DNA提取(CTAB法) | 第26页 |
·马铃薯RNA提取(Trizol法) | 第26-27页 |
·马铃薯cDNA的制备 | 第27-28页 |
·基因表达谱分析 | 第28-29页 |
·材料处理 | 第28页 |
·RT-qPCR技术 | 第28-29页 |
·基因克隆 | 第29-30页 |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 第29页 |
·T-A克隆 | 第29-30页 |
·大肠杆菌热击转化 | 第30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0-31页 |
·表达载体构建 | 第31-34页 |
·RNAi干涉载体构建 | 第31-34页 |
·其他表达载体构建 | 第34页 |
·StPP2C蛋白体外表达及SDS-PAGE检测 | 第34页 |
·StPP2C蛋白纯化 | 第34-35页 |
·StPP2C蛋白活性检测 | 第35-36页 |
·蛋白含量测定 | 第35页 |
·蛋白磷酸酶2C的活性检测 | 第35-36页 |
·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试管薯的遗传转化 | 第36页 |
·农杆菌电击转化 | 第36页 |
·马铃薯的遗传转化 | 第36页 |
·转基因株系筛选及干涉株系结薯统计 | 第36-37页 |
·转基因株系筛选 | 第36-37页 |
·干涉株系结薯统计 | 第37页 |
·烟草瞬时表达与荧光成像 | 第37页 |
·酵母双杂交互作分析 | 第37-39页 |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7-38页 |
·酵母双杂交步骤 | 第38-3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9-68页 |
·StPP2C基因受光周期/蔗糖影响调控马铃薯块茎形成 | 第39-61页 |
·表达谱差异分析筛选获得StPP2C候选基因 | 第39-42页 |
·StPP2C基因长短日照/高低浓度蔗糖下的表达分析 | 第39-42页 |
·StPP2C基因马铃薯数据库中组织特异性分析 | 第42页 |
·StPP2C基因序列的克隆及分析 | 第42-44页 |
·StPP2C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与分析 | 第42-43页 |
·StPP2C基因的聚类分析 | 第43-44页 |
·蔗糖和光周期分别影响不同StPP2C基因的表达水平 | 第44-46页 |
·StPP2C蛋白纯化及活性检测 | 第46-52页 |
·StPP2C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第46-47页 |
·StPP2C蛋白体外表达 | 第47-48页 |
·StPP2C蛋白纯化 | 第48-50页 |
·StPP2C体外活性检测 | 第50-52页 |
·StPP2C与SnRKl之间的互作验证 | 第52-54页 |
·StPP2C酵母双杂交载体构建 | 第52-53页 |
·酵母体内互作验证 | 第53-54页 |
·StPP2C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第54-55页 |
·StPP2C基因GFP融合载体的构建 | 第54页 |
·烟草瞬时表达 | 第54-55页 |
·StPP2C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 | 第55-61页 |
·StPP2C基因RNAi干涉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5-57页 |
·转基因株系获得与表达分析 | 第57-61页 |
·StABF基因受光周期调控影响马铃薯块茎形成 | 第61-68页 |
·StABF基因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 第61-62页 |
·StABF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 第62-64页 |
·蔗糖和光照处理下StABF的表达谱分析 | 第62-64页 |
·StABF的组织特异性分析 | 第64页 |
·StABF与SnRK1之间的互作验证 | 第64-65页 |
·StABF酵母双杂交载体的构建 | 第64-65页 |
·酵母体内互作验证 | 第65页 |
·StABF基因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 | 第65-68页 |
·StABF基因RNAi干涉载体的构建 | 第65-66页 |
·转基因株系获得与表达 | 第66-6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8-72页 |
·StPP2C的表达谱分析及组织特异性分析 | 第68页 |
·干涉StPP2C影响马铃薯试管块茎形成 | 第68-69页 |
·StABF表达谱分析及组织特异性分析 | 第69页 |
·干涉StABF对马铃薯试管块茎形成的影响 | 第69页 |
·StPP2C和StABF可能介导ABA信号途径调控马铃薯块茎形成 | 第69-70页 |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附录 | 第78-85页 |
附录1 本研究所用引物序列 | 第78-80页 |
附录2 StPP2C基因序列比对 | 第80-84页 |
附录3 StABF基因序列比对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