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1 绪论 | 第7-13页 |
| ·课题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7页 |
|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研究概述 | 第7-9页 |
| ·数控机床横梁式进给系统研究概述 | 第9-11页 |
| ·课题来源 | 第11-12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2-13页 |
| 2 横梁式进给系统的特点及模型建立 | 第13-28页 |
| ·横梁式进给系统的结构特点 | 第13页 |
| ·横梁式进给系统的受力分析 | 第13-22页 |
| ·横梁式进给系统的受力特点 | 第13-14页 |
| ·横梁式进给系统主要部件的受力分析 | 第14-16页 |
| ·机床工作状态时受力分析 | 第16-22页 |
| ·横梁式进给系统建模 | 第22-27页 |
| ·远程加载介绍 | 第23-24页 |
| ·结合面处理 | 第24-26页 |
| ·边界条件的施加 | 第26页 |
| ·横梁式进给系统有限元模型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3 横梁式进给系统动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 第28-41页 |
| ·横梁式进给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第28-29页 |
| ·模态分析 | 第28页 |
| ·有限元模型仿真验证 | 第28-29页 |
| ·横梁式进给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因素 | 第29-39页 |
| ·单双驱动系统对横梁式进给系统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单驱系统中丝杠安装位置对横梁式进给系统的影响 | 第30-32页 |
| ·单驱动系统导轨跨距对横梁式进给系统的影响 | 第32页 |
| ·双驱动系统丝杠跨距对横梁式进给系统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双驱动系统丝杠跨距和导轨跨距双因素影响 | 第33-34页 |
| ·横梁结构对横梁式进给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34-39页 |
| ·四种横梁静动态特性对比 | 第35-37页 |
| ·O字型结构横梁优化 | 第37-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4 SGM50A横梁式进给系统动态特性分析与模态试验 | 第41-59页 |
| ·模态试验简介 | 第42-45页 |
| ·模态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 ·模态试验基本步骤 | 第43-45页 |
| ·模态试验使用的仪器设备 | 第45页 |
| ·SGM50A横梁式进给系统有限元分析 | 第45-50页 |
| ·动力学分析前处理 | 第45-46页 |
| ·模态分析 | 第46-49页 |
| ·谐响应分析 | 第49-50页 |
| ·SGM50A立滑板模态试验与分析 | 第50-58页 |
| ·立滑板上表面模态试验与分析 | 第50页 |
| ·立滑板侧面模态试验与分析 | 第50-51页 |
| ·立滑板自由模态试验与分析 | 第51-55页 |
| ·立滑板自由模态计算 | 第51页 |
| ·立滑板自由模态试验 | 第51-53页 |
| ·立滑板自由模态试验与计算结果对比 | 第53-55页 |
| ·立滑板约束模态试验与分析 | 第55-58页 |
| ·立滑板约束模态试验 | 第55-56页 |
| ·立滑板约束模态试验与计算结果对比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 ·总结 | 第59页 |
|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附录A | 第66-67页 |
| 附录B | 第6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