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隔震层位置变化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8页 |
·引言 | 第7-8页 |
·建筑结构隔震系统概述 | 第8-13页 |
·建筑结构隔震的概念和原理 | 第8-9页 |
·建筑结构隔震的减震效果 | 第9-10页 |
·建筑隔震结构的分类 | 第10-12页 |
·建筑隔震结构的适用范围 | 第12-13页 |
·隔震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3-16页 |
·基础隔震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3-15页 |
·层间隔震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外规范标准 | 第16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6-18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确定隔震支座及其数值模型的影响分析 | 第18-28页 |
·隔震支座的比较与选择 | 第18-24页 |
·常用隔震支座的工作性能分析 | 第18-21页 |
·三类隔震支座的性能对比 | 第21页 |
·隔震支座的确定及其力学性能分析 | 第21-24页 |
·隔震层数值建模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SAP2000中隔震支座的数值模型的分析与选择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隔震建筑结构计算模型的动力分析 | 第28-39页 |
·基础隔震的工作机理 | 第28-31页 |
·单质点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分析 | 第28-30页 |
·多质点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分析 | 第30-31页 |
·层间隔震的工作机理 | 第31-36页 |
·层间隔震结构的简化模型 | 第32页 |
·层间隔震结构动力反应分析 | 第32-36页 |
·结构时程分析法的求解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隔震层位置对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 | 第39-56页 |
·建立模型 | 第39-44页 |
·工程概况 | 第39-40页 |
·隔震支座参数 | 第40-42页 |
·各参数的选取 | 第42-43页 |
·地震波的选取 | 第43-44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4页 |
·结构自振的性能分析 | 第44-45页 |
·结构模型地震反应分析 | 第45-54页 |
·地震作用下各结构模型楼层加速度反应对比 | 第46-48页 |
·地震作用下各结构模型楼层剪力反应对比 | 第48-51页 |
·地震作用下各结构模型楼层位移反应对比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不同阻尼比对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 第56-61页 |
·各隔震结构模型楼层剪力反应对比 | 第56-58页 |
·各隔震结构模型楼层层间位移反应对比 | 第58-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