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搽剂的临床前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烧伤搽剂制剂工艺研究 | 第14-24页 |
1 仪器、试剂及药品 | 第14页 |
·仪器 | 第14页 |
·试剂、药品 | 第14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4-23页 |
·处方组成 | 第14页 |
·单因素试验 | 第14-17页 |
·正交试验 | 第17-20页 |
·验证试验 | 第20页 |
·样品含量测定方法 | 第20-21页 |
·成型工艺 | 第21-23页 |
3 讨论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烧伤搽剂质量标准研究 | 第24-40页 |
1 处方 | 第24页 |
2 制法 | 第24页 |
3 性状 | 第24页 |
4 鉴别 | 第24-29页 |
·仪器、试剂及药品 | 第24页 |
·金银花的鉴别 | 第24-26页 |
·虎杖的鉴别 | 第26-27页 |
·没食子酸的鉴别 | 第27-29页 |
5 检查 | 第29-30页 |
·相对密度测定 | 第29页 |
·PH 值测定 | 第29页 |
·乙醇量测定 | 第29-30页 |
·无菌检查 | 第30页 |
6 含量测定 | 第30-39页 |
·仪器、试剂及药品 | 第30-31页 |
·鞣质含量测定 | 第31-33页 |
·没食子酸、虎杖苷、绿原酸含量测定 | 第33-39页 |
7 讨论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烧伤搽剂对深Ⅱ度烧伤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 第40-5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0-41页 |
·实验动物 | 第40页 |
·药物 | 第40页 |
·仪器、试剂 | 第40-41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41-50页 |
·动物模型建立 | 第41页 |
·分组与给药 | 第41页 |
·创面愈合指标测定 | 第41-42页 |
·血清细胞因子检测 | 第42-43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50页 |
3 讨论 | 第50-51页 |
第四章 烧伤搽剂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 第51-5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1页 |
·试剂 | 第51页 |
·仪器 | 第51页 |
·菌种和培养基 | 第51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51-55页 |
·纸片扩散法 | 第51-52页 |
·琼脂稀释法 | 第52-53页 |
·结果 | 第53-55页 |
3 讨论 | 第55-57页 |
第五章 烧伤搽剂安全性评价研究 | 第57-6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7页 |
·实验动物 | 第57页 |
·试剂、药品 | 第5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7-60页 |
·急性毒性试验 | 第57-58页 |
·皮肤刺激实验 | 第58-59页 |
·皮肤过敏实验 | 第59-60页 |
3 结果 | 第60-62页 |
·急性毒性试验 | 第60-61页 |
·皮肤刺激实验 | 第61页 |
·皮肤过敏实验 | 第61-62页 |
4 讨论 | 第62-63页 |
第六章 文献综述 | 第63-68页 |
结语与创新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附图 | 第74-76页 |
附录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