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常用縮略表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41页 |
·引言 | 第14-17页 |
·金属腐蚀的概述 | 第14-15页 |
·金属的防腐蚀方法 | 第15-17页 |
·金属的涂层防腐 | 第17页 |
·金属缓蚀剂的负载及可控释放 | 第17-21页 |
·无机纳米材料 | 第18-20页 |
·聚合物材料 | 第20-21页 |
·微胶囊填充型自修复涂料的研究 | 第21-27页 |
·微胶囊的介绍 | 第22-23页 |
·包覆双组份修复剂的微胶囊 | 第23-26页 |
·包覆单组份修复剂的微胶囊 | 第26-27页 |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 | 第27-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41页 |
第二章 中空介孔SiO_2微球的制备和防腐蚀性能研究 | 第41-58页 |
·引言 | 第41-42页 |
·实验部分 | 第42-45页 |
·原料 | 第42页 |
·负载BTA HSNs-M微球的制备 | 第42页 |
·HSNs-M微球中BTA的可控释放 | 第42-43页 |
·SiO_x/ZrO_x无机涂料的合成与涂覆 | 第43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43-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4页 |
·负载BTA HSNs-M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 第45-48页 |
·BTA的可控释放研究 | 第48-50页 |
·负载BTA的HSNs-M微球的防腐蚀性能研究 | 第50-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第三章 中空树莓型微球的制备和防腐蚀性能研究 | 第58-85页 |
·引言 | 第58-59页 |
·实验部分 | 第59-64页 |
·原料 | 第59页 |
·包覆BTA树莓型中空微球的制备 | 第59-61页 |
·水性聚氨酯(WPU)乳液的制备 | 第61-62页 |
·中空树莓型微球中BTA的控制释放研究 | 第62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62-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79页 |
·负载BTA中空树莓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 第64-70页 |
·BTA的可控释放研究 | 第70-72页 |
·负载BTA中空树莓型微球的防腐蚀性能研究 | 第72-73页 |
·负载BTA中空树莓微球与WPU膜复合的防腐蚀性能研究 | 第73-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第四章 可紫外光降解聚脲微球的制备和防腐蚀性能研究 | 第85-101页 |
·引言 | 第85-86页 |
·实验部分 | 第86-89页 |
·原料 | 第86页 |
·包覆BTA的中空聚脲微球的制备 | 第86-87页 |
·中空聚脲微球中BTA的双重功能可控释放 | 第87-88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88-8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9-97页 |
·负载BTA中空聚脲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 第89-91页 |
·中空聚脲微球中BTA的可控释放研究 | 第91-93页 |
·负载BTA的中空聚脲微球的防腐蚀性能研究 | 第93-97页 |
·结论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1页 |
第五章 可紫外光自修复微胶囊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第101-119页 |
·引言 | 第101-102页 |
·实验部分 | 第102-104页 |
·原料 | 第102页 |
·包覆自修复剂微胶囊的制备 | 第102-103页 |
·囊芯的含量和微胶囊的产率表征 | 第103页 |
·自修复剂固化时间的确定 | 第103-104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10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4-115页 |
·包覆聚氨酯预聚体的PUF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 第104-109页 |
·PUF微胶囊自愈合性能的研究 | 第109-111页 |
·PUF微胶囊防腐性能的研究 | 第111-115页 |
·结论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9页 |
课题展望 | 第119-121页 |
在读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121-122页 |
致谢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