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绪论 | 第12-16页 |
| 引言 | 第16-20页 |
| 一、联合国承担国际责任的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 (一)从国际法律人格看联合国承担国际责任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 (二)从国际习惯法看联合国承担国际责任的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 (三)联合国为维和行动中的不法行为承担国际责任的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 二、《国际组织责任条款草案》确立的“有效控制”标准 | 第26-38页 |
| (一)《国际组织责任条款草案》之缘起 | 第26-28页 |
| (二)国际组织的国际不法行为之构成要件 | 第28-29页 |
| (三)《国际组织责任条款草案》的“多重归因”原则 | 第29-35页 |
| 1. 行为的多重归因 | 第29-31页 |
| 2. 责任的多重归属 | 第31-32页 |
| 3. 国际社会各方对于多重归因的态度 | 第32-35页 |
| (四)《国际组织责任条款草案》的“有效控制”标准 | 第35-38页 |
| 三、联合国维和行动实践确立的“最终的授权和控制”标准 | 第38-45页 |
| (一)“最终的授权和控制”标准之缘起 | 第38-41页 |
| (二)“最终的授权和控制”标准之影响 | 第41-45页 |
| 1.英国上议院的“Al-Jedda 案” | 第41-42页 |
| 2.荷兰地区法院的“斯雷布雷尼察母亲案” | 第42-43页 |
| 3.荷兰上诉法院的“斯雷布雷尼察母亲案”上诉案 | 第43-44页 |
| 4.欧洲人权法院的“Al-Jedda 案”上诉案 | 第44-45页 |
| 四、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不法行为归因应适用“整体控制”标准 | 第45-63页 |
| (一)联合国维和行动简介 | 第45-50页 |
| 1. 联合国维和行动在发展中面临之问题 | 第45-49页 |
| 2. 联合国在行为归因问题上的特点 | 第49-50页 |
| (二)联合国维和行动内部的指挥与控制结构 | 第50-54页 |
| (三)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不法行为归因适用“有效控制”标准的局限 | 第54-57页 |
| (四)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不法行为归因适用“最终的授权和控制”标准的局限 | 第57-58页 |
| (五)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不法行为归因应适用“整体控制”标准 | 第58-63页 |
| 1.“整体控制”标准之内涵 | 第59-60页 |
| 2.“整体控制”标准在维和行动中的可适用性分析 | 第60-63页 |
| 结语 | 第63-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 后记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