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磷矿脱镁工艺 | 第11-14页 |
·磷矿 | 第11页 |
·磷矿脱镁工艺 | 第11-14页 |
·脱镁废液中镁回收 | 第14页 |
·氢氧化镁的性质和合成方法 | 第14-17页 |
·氢氧化镁的理化性质 | 第15页 |
·氢氧化镁的主要用途 | 第15页 |
·氢氧化镁的生产方法 | 第15-17页 |
·氢氧化镁结晶过程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镁盐阴离子的影响 | 第17-18页 |
·碱的影响 | 第18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18页 |
·添加剂的影响 | 第18-19页 |
·溶剂的影响 | 第19页 |
·反应装置的影响 | 第19-20页 |
·陈化的影响 | 第20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分析及表征方法 | 第21-33页 |
·分析及表征使用的试剂和装置 | 第21-23页 |
·化学分析方法 | 第23-28页 |
·王水法酸溶磷矿样品 | 第23页 |
·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测磷矿样品中五氧化二磷含量 | 第23-24页 |
·重铬酸钾容量法测磷矿样品中的氧化铁含量 | 第24页 |
·偏铝酸盐分离-EDTA容量法测磷矿样品中的氧化铝含量 | 第24-25页 |
·EDTA容量法磷矿样品中的氧化钙含量 | 第25页 |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磷矿样品中的氟含量 | 第25-26页 |
·氟硅酸钾容量法测磷矿样品中的二氧化硅含量 | 第26页 |
·重量法测磷矿样品中的三氧化硫含量 | 第26-27页 |
·重量法测量磷矿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 第27页 |
·重量法测量磷矿样品中的灼烧失量 | 第27页 |
·重铬酸钾容量法测液相样品中的氧化铁含量 | 第27页 |
·EDTA容量法液相样品中的氧化钙含量 | 第27页 |
·EDTA容量法测液相样品中的氧化镁含量 | 第27-28页 |
·EDTA容量法测氢氧化镁样品中的Mg(OH)2含量 | 第28页 |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元素含量 | 第28-29页 |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 第28页 |
·磷钼蓝比色法测液相样品中的磷酸根含量 | 第28-29页 |
·双氧水比色法测液相样品中的二氧化钛含量 | 第29页 |
·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元素含量 | 第29-31页 |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 | 第29-30页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工作曲线建立 | 第30页 |
·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磷矿中氧化镁含量 | 第30页 |
·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液相样品中的镁溶度(Mg<1%) | 第30页 |
·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液相样品中的锰溶度 | 第30-31页 |
·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液相样品中的钠溶度 | 第31页 |
·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液相样品中的钾溶度 | 第31页 |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检测元素组成 | 第31页 |
·X射线衍射分析样品物相 | 第31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样品微观形貌 | 第31页 |
·激光粒度分析仪表征样品粒度 | 第31页 |
·比表面积分析仪表征样品表面积 | 第31-32页 |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表征样品中的结构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钛白酸性废水预处理富镁磷矿的工艺的研究 | 第33-44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实验试剂和装置 | 第33-34页 |
·原料的预处理 | 第34页 |
·实验步骤 | 第3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4-43页 |
·保神磷矿的表征 | 第35-36页 |
·铁白酸性废水预处理保神憐矿的反应机理研究 | 第36-38页 |
·钛白酸性废水预处理保神磷矿的工艺研究 | 第38-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脱镁废液的化学净化和镁浓集 | 第44-63页 |
·实验部分 | 第45-48页 |
·实验试剂和装置 | 第45-46页 |
·原料的预处理 | 第46页 |
·实验步骤 | 第46-47页 |
·实验设计 | 第47-4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61页 |
·脱镁废液化学净化和镁富集实验的技术指标 | 第48-49页 |
·脱镁废液中主要金属离子的溶解度随pH值变化的变化规律研究 | 第49-50页 |
·两步沉镁法工艺的研究 | 第50-53页 |
·两步沉镁法中试实验 | 第53页 |
·沉镁渣酸浸的工艺研究 | 第53-56页 |
·酸浸液的氧化深度净化的工艺研究 | 第56-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净化液制备氢氧化镁 | 第63-77页 |
·实验部分 | 第63-65页 |
·实验试剂及装置 | 第63-64页 |
·实验原料的准备 | 第64页 |
·实验步骤 | 第64-65页 |
·实验设计 | 第6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5-76页 |
·氨气制备氢氧化镁的工艺研究 | 第65-72页 |
·NaOH溶液质量流量与蠕动泵转速的对应关系 | 第72页 |
·氢氧化钠制备氢氧化镁的工艺研究 | 第72-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7页 |
硕士在读期间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