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合同无效情形及处置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一、引言 | 第9-16页 | 
| (一)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9-11页 | 
| 1、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2、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 (二)背景、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1、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 2、立法现状 | 第12-13页 | 
| 3、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 (三)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 1、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2、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 二、建设工程合同的基本范畴 | 第16-23页 | 
| (一)建设工程合同的概念 | 第16-18页 | 
| 1、建设工程合同的定义 | 第16-17页 | 
| 2、建设工程合同的范围 | 第17-18页 | 
| 3、建设工程合同概念界定的意义 | 第18页 | 
| (二)建设工程合同的类别 | 第18-21页 | 
| 1、建设工程合同在工程管理学范畴内的种类 | 第19页 | 
| 2、建设工程合同在法学范畴内的类属 | 第19-21页 | 
| (三)建设工程合同的特征 | 第21-23页 | 
| 1、合同主体的合法性 | 第21页 | 
| 2、合同订立的程序性 | 第21-22页 | 
| 3、合同标的的特殊性 | 第22页 | 
| 4、合同形式的规范性 | 第22-23页 | 
| 三、无效建设工程合同的审查 | 第23-34页 | 
| (一)合同无效基本理论 | 第23-27页 | 
| 1、合同效力 | 第23-24页 | 
| 2、无效合同 | 第24-25页 | 
| 3、合同无效的一般认定原则 | 第25-27页 | 
| (二)建设工程合同效力的影响要件 | 第27-32页 | 
| 1、主体方面 | 第27-29页 | 
| 2、程序方面 | 第29-31页 | 
| 3、内容方面 | 第31-32页 | 
| (三)无效建设工程合同的效力补正 | 第32-34页 | 
| 1、无效合同效力补正概述 | 第32-33页 | 
| 2、无效建设工程合同效力补正的适用范围 | 第33页 | 
| 3、无效建设工程合同效力补正的时间界限 | 第33-34页 | 
| 四、无效建设工程合同的处置 | 第34-38页 | 
| (一)无效合同的一般处置原则 | 第34-35页 | 
| 1、返还财产 | 第34页 | 
| 2、赔偿损失 | 第34-35页 | 
| (二)无效建设工程合同的处置 | 第35-38页 | 
| 1、无效建设工程合同的工程款结算处理原则 | 第35-37页 | 
| 2、建设工程质量责任的处理原则 | 第37页 | 
| 3、实际施工人利益保护 | 第37-38页 | 
| 结语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