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7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一、 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二、 研究的意义第10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一、 国外相关研究第10-13页
  二、 国内相关研究第13-14页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研究内容第14-17页
  一、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4-15页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页
  三、 论文创新点与难点第15-17页
第二章 税收政策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理论阐述第17-25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阐述第17-18页
  一、 能源和污染物第17-18页
  二、 节能减排第18页
  三、 税收政策第18页
 第二节 税收政策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相关理论第18-21页
  一、 外部性理论第18-20页
  二、 新古典投资理论第20页
  三、 双重红利假说第20-21页
 第三节 税收政策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作用机理第21-25页
  一、 税收政策促进企业节能作用机理分析第21-22页
  二、 税收政策促进企业减排作用机理分析第22-25页
第三章 我国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现状分析第25-36页
 第一节 我国节能减排的迫切性第25-27页
  一、 我国能源耗用情况第25-26页
  二、 我国污染物排放现状第26-27页
  三、 我国节能减排的迫切性第27页
 第二节 现行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税收政策安排第27-33页
  一、 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安排第27-32页
  二、 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其他财政政策安排第32-33页
 第三节 我国现行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税收政策效果定性分析第33-36页
  一、 现行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税收政策效果评价第33-35页
  二、 现行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其他财政政策效果评价第35-36页
第四章 企业节能减排成效与税收政策灰色关联分析第36-42页
 第一节 变量的选取第36-37页
  一、 企业节能减排变量第36页
  二、 相关财税政策变量第36-37页
 第二节 数据的收集与初始化第37-38页
  一、 原始数据及其来源第37-38页
  二、 统计描述第38页
  三、 数据初始化第38页
 第三节 灰色关联度分析第38-41页
  一、 关联度基本思想第38-39页
  二、 关联度的计算第39-41页
 第四节 模型结果分析第41-42页
第五章 国外发达国家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税收政策及借鉴第42-47页
 第一节 国外发达国家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第42-44页
  一、 OECD 国家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发展历程第42-43页
  二、 OECD 国家与企业节能减排相关税收主要的五种类型第43页
  三、 OECD 国家实行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效果分析第43-44页
 第二节 国外发达国家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其他财政政策第44-45页
 第三节 国外经验借鉴及借鉴中应注意的问题第45-47页
  一、 应把财税政策作为环境治理的主要手段第45-46页
  二、 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税收制度的设计须符合国情第46页
  三、 节能减排税收制度的改革要循序渐进第46页
  四、 应注意财政政策的导向及支持作用第46-47页
第六章 进一步促进我国企业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建议第47-53页
 第一节 完善现行消费税制度第47-48页
  一、 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第47页
  二、 对高污染及高能耗的消费品实行高税率第47-48页
 第二节 加快资源税改革进程第48-50页
  一、 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第48页
  二、 提高资源税税负水平第48-49页
  三、 调整资源税计税依据第49页
  四、 在资源税中加入奖惩机制第49-50页
 第三节 改革增值税制度第50页
 第四节 建立健全绿色关税制度第50页
 第五节 构建绿色税收体系第50-51页
 第六节 其他相关财政措施第51-53页
  一、 完善政府采购机制第51页
  二、 提供多种形式的财政补贴第51-52页
  三、 加强对节能减排的监督宣传力度第52-53页
第七章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商直接投资对云南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中国与东盟国际税收竞争研究--基于战略分析方法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