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金属表面预吸附氧原子对脱氢反应及环氧化反应影响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41页
 第一节 表面脱氢反应的研究现状第12-17页
 第二节 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19-32页
     ·密度泛函理论第22-23页
     ·交换相关势第23-24页
     ·赝势平面波方法以及平面波基组的选取第24-29页
     ·计算模型第29页
     ·催化反应过渡态搜索方法第29-32页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点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41页
第二章 甲烷在清洁和预吸附氧原子金属表面的吸附与解离第41-81页
 第一节 引言第41-42页
 第二节 计算方法和表面模型第42-44页
     ·计算方法第42-43页
     ·计算模型第43-44页
 第三节 甲烷解离反应过程中可能物种的吸附性质第44-59页
     ·氧原子在金属表面的吸附第44-46页
     ·甲烷在不同金属清洁和氧原子预吸附表面的吸附第46-48页
     ·甲基在不同金属清洁和氧原子预吸附表面的吸附第48-51页
     ·亚甲基、次甲基、碳原子在不同金属清洁和氧原子预吸附表面的吸附第51-53页
     ·甲烷解离反应过程中 CHx基团与氢原子(羟基)在金属表面的共吸附性质第53-56页
     ·不同吸附物种吸附性质总结第56-59页
 第四节 甲烷在镍基催化剂表面解离动力学机理第59-75页
     ·甲烷解离的反应机理第60-65页
     ·甲烷解离反应机理的分析以及与实验结果的比较第65-69页
     ·氧原子在甲烷解离反应过程中的作用分析第69-75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第三章 金属表面脱氢反应以及氧原子对反应的影响第81-117页
 第一节 引言第81-82页
 第二节 计算方法和表面模型第82-83页
     ·计算方法第82-83页
     ·计算模型第83页
 第三节 金属表面脱氢反应过程中可能物种的吸附性质第83-94页
     ·不同物种在表面的吸附第83-92页
     ·不同物种吸附性质的分析第92-94页
 第四节 金属表面的脱氢反应机理及氧原子的作用机制第94-109页
     ·不同表面上的脱氢反应第94-97页
     ·不同表面上脱氢反应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第97-98页
     ·不同金属表面上脱氢反应和氧原子作用机制的分析第98-109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7页
第四章 苯乙烯在 Ag(110)和 Ag(111)表面的环氧化反应第117-146页
 第一节 引言第117-119页
 第二节 计算方法和表面模型第119-121页
     ·计算方法第119-120页
     ·计算模型第120-121页
 第三节 苯乙烯环氧化反应过程中可能物种的吸附性质第121-129页
     ·氧原子在金属表面的吸附第121-122页
     ·反应物种的吸附第122-129页
 第四节 苯乙烯环氧化反应路径的搜寻及分析第129-143页
     ·苯乙烯在 Ag(110)表面的环氧化反应第129-134页
     ·苯乙烯在 Ag(111)表面的环氧化反应第134-136页
     ·苯乙烯在 Ag(110)表面和 Ag(111)表面的环氧化反应比较第136-138页
     ·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分析第138-143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143-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46页
第五章 苯乙烯在 Ag(111)表面环氧化反应以及助剂原子的影响第146-160页
 第一节 引言第146-147页
 第二节 计算方法和表面模型第147-148页
     ·计算方法第147页
     ·计算模型第147-148页
 第三节 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中可能物种的吸附及过渡态的搜寻和分析第148-157页
     ·反应中可能物种的吸附第148-151页
     ·苯乙烯环氧化反应路径的搜寻及分析第151-155页
     ·助剂原子作用机制的分析第155-157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157-158页
 参考文献第158-160页
第六章 后期工作展望第160-176页
 参考文献第161-176页
致谢第176-177页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177-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氟代醇和有机双官能团催化剂催化的Friedel-Crafts反应
下一篇:铁催化的C-C、C-O键形成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