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住房融资工具的创新
第一章 住房融资工具创新的一般问题 | 第1-13页 |
第一节 住房融资工具的一般理论和特征 | 第7-10页 |
一、 住房融资工具创新的一般理论 | 第7页 |
二、 住房融资工具的种类和特征 | 第7-10页 |
第二节 住房融资工具创新的类型和特点 | 第10-11页 |
一、 住房融资工具创新的类型 | 第10-11页 |
二、 住房融资工具创新的特点 | 第11页 |
第三节 住房融资工具创新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 第11-13页 |
一、 住房融资工具与资本市场 | 第11-12页 |
二、 住房融资工具创新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我国住房融资工具创新的条件和障碍分析 | 第13-20页 |
第一节 我国住房融资工具现状分析 | 第13-17页 |
一、 我国住房融资工具体系现状 | 第13-15页 |
二、 我国住房融资工具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5-16页 |
三、 加入WTO与我国住房融资工具创新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对我国住房融资工具创新条件的分析 | 第17-18页 |
一、 住房抵押贷款从无到有,已初具规模 | 第17页 |
二、 具备一定的金融基础设施 | 第17页 |
三、 已初步具备住进行房融资工具创新的法律环境 | 第17页 |
四、 税制环境基本建立 | 第17-18页 |
五、 资本市场初具规模 | 第18页 |
第三节 我国住房融资工具创新的障碍 | 第18-20页 |
一、 制度障碍 | 第18页 |
二、 外部环境障碍 | 第18-19页 |
三、 金融市场障碍 | 第19页 |
四、 资本市场的局限性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国外和我国香港地区可资借鉴的经验 | 第20-30页 |
第一节 美国和德国可资借鉴的经验 | 第20-25页 |
一、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初级市场融资工具的创新 | 第20-21页 |
二、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融资工具的创新 | 第21-23页 |
三、 德国住房市场的多渠道融资模式 | 第23-25页 |
第二节 香港地区可资借鉴的经验 | 第25-27页 |
第三节 国外和香港地区经验的比较分析 | 第27-30页 |
第四章 对有中国特色的住房融资工具创新途径的探讨 | 第30-44页 |
第一节 创新的主导思想和目标 | 第30-32页 |
一、 住房融资工具创新的基本原则 | 第30页 |
二、 住房融资工具创新的主体定位 | 第30-32页 |
三、 竞争性市场的培育 | 第32页 |
第二节 我国住房融资工具创新模式的构造 | 第32-34页 |
第三节 创新的工具品种 | 第34-44页 |
一、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创新 | 第34-39页 |
二、 住房基金的创新 | 第39-42页 |
三、 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工具的创新 | 第42-44页 |
第五章 住房融资工具创新的外部环境 | 第44-48页 |
第一节 法律环境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国家政策环境 | 第45-47页 |
第三节 税制环境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