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江流域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的形成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绪论 | 第8-13页 |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 (二)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 (三) 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0-12页 |
| (四)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 一、近代西江流域的区域经济条件 | 第13-21页 |
| (一) 西江流域自然地理条件 | 第13-14页 |
| (二) 西江流域人口条件 | 第14-15页 |
| (三) 西江流域社会经济条件——水陆交通 | 第15-21页 |
| 二、近代西江流域商品经济发展的动力 | 第21-34页 |
| (一) 商埠开放与经济贸易的发展 | 第21-27页 |
| (二) 经济发展原动力——“人心” | 第27-29页 |
| (三) 桂省政府的作用 | 第29-34页 |
| 三、近代西江流域市场网络的空间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 第34-51页 |
| (一) 市场网络的增长极——中心市镇 | 第34-46页 |
| (二) 增长极的集聚效应 | 第46-49页 |
| (三) 增长极的扩散效应 | 第49-51页 |
| 四、近代西江流域市场网络的特点 | 第51-57页 |
| (一) 市场网络的多增长极发展模式呈现出梯度差异 | 第51-53页 |
| (二) 市场网络体系发育不均衡 | 第53-57页 |
| 五、近代西江流域市场网络形成与发展的意义 | 第57-61页 |
| (一) 增强西江流域的区位优势 | 第57-58页 |
| (二) 促进该流域城市的近代化进程 | 第58-61页 |
| 结语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 后记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