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国际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因素分析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0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页
 (二)基本假设第8-9页
 (三)应用理论第9页
 (四)研究方法第9页
 (五)拟得出结论第9-10页
一、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第10-21页
 (一)民族主义的含义第10-11页
 (二)中国民族主义历史发展与当代兴起第11-13页
  1. 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发展第12页
  2.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第12-13页
 (三)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第13-15页
  1. 对 80 年代西化思潮的反思第14页
  2. 对 90 年代西方对华政策的回应第14页
  3. 对全球化的应对第14-15页
  4. 对政府合法性危机的挽救第15页
 (四)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第15-21页
  1. 基本诉求第15-17页
  2. 诉求主体第17-21页
二、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因素分析第21-32页
 (一)非理性因素的主要表现第21-23页
  1. 情绪化第21-22页
  2. 激进化第22-23页
 (二)非理性因素形成的原因第23-26页
  1. 历史原因第23-24页
  2. 浮躁心理第24-25页
  3. 教育偏颇第25页
  4. 外部压力第25-26页
 (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第26-29页
  1. 对民族经济的盲目自大第27页
  2. 对外国文化的过分排斥第27-28页
  3. 对中国和平崛起制造负面影响第28-29页
 (四)对非理性因素的评价第29-32页
  1. 非理性因素的发展趋势第29-30页
  2. 非理性因素的隐患第30-32页
三、理性民族主义诉求第32-39页
 (一)理性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第32-33页
 (二)理性民族主义的特征第33-36页
  1. 包容性第33-34页
  2. 和平性第34-35页
  3. 平等性第35-36页
 (三)构建理性民族主义的途径第36-39页
  1. 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第36-37页
  2. 外交上的独立自主第37-38页
  3. 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第38-39页
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致谢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对策研究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