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丧葬文化及明清小说中的丧葬描写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一、绪论 | 第7-11页 |
| ·研究目的 | 第7-8页 |
| ·研究现状 | 第8页 |
|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 ·历史文献研究的方法 | 第9页 |
| ·社会学的相关研究方法 | 第9页 |
| ·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 | 第9页 |
| ·创新点 | 第9-11页 |
| ·研究方法创新 | 第9页 |
| ·研究内容创新 | 第9-11页 |
| 二、我国丧葬文化的发展历史 | 第11-16页 |
| ·原始社会到秦汉 | 第11-14页 |
| ·原始社会到周 | 第11-12页 |
| ·春秋、战国 | 第12-13页 |
| ·秦汉 | 第13-14页 |
| ·魏晋南北朝 | 第14页 |
| ·隋唐宋 | 第14页 |
| ·元明清 | 第14-16页 |
| 三、明清小说反映的丧葬礼仪 | 第16-26页 |
| ·初丧礼仪 | 第16-18页 |
| ·沐浴、更衣 | 第16-17页 |
| ·停尸 | 第17页 |
| ·点长明灯 | 第17-18页 |
| ·治丧礼仪 | 第18-23页 |
| ·易服 | 第18-19页 |
| ·山人批书 | 第19页 |
| ·讣告 | 第19-20页 |
| ·画影 | 第20页 |
| ·入殓 | 第20-21页 |
| ·设铭旌 | 第21-22页 |
| ·吊丧 | 第22-23页 |
| ·出殡礼仪 | 第23页 |
| ·葬后礼仪 | 第23-26页 |
| 四、明清通俗小说丧葬描写艺术概述 | 第26-33页 |
| ·丧礼场面描写凸显人物形象 | 第26-29页 |
| ·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 第26-27页 |
| ·人物形象的真实性 | 第27-28页 |
| ·特定场景中的人物形象刻画 | 第28-29页 |
| ·丧礼活动深化文章主题 | 第29-31页 |
| ·丧葬活动推展故事情节 | 第31-33页 |
| ·葬礼中完成人物命运的嬗变 | 第31页 |
| ·葬礼连缀文章结构 | 第31-33页 |
| 五、明清通俗小说中丧葬衍生实体文化溯源 | 第33-40页 |
| ·棺木 | 第33-35页 |
| ·丧服 | 第35-37页 |
| ·明器与送烧 | 第37-39页 |
| ·闹丧 | 第39-40页 |
| 六、各家思想影响下的生死观念及丧葬习俗 | 第40-46页 |
| ·儒家的厚葬思想 | 第40-42页 |
| ·道家的从简思想 | 第42-43页 |
| ·轮回业报重仪轻葬的佛教 | 第43-46页 |
| 总结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