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来源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6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第2章 晋商的起源、发展和晋商聚落的形成 | 第16-20页 |
·贸易资源 | 第16-17页 |
·商业交通 | 第17页 |
·晋商意识 | 第17-18页 |
·明清时期晋商的繁荣与发展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晋商聚落的基本构成与晋商民居的鲜明特色 | 第20-29页 |
·晋商聚落 | 第20-21页 |
·晋商聚落的建筑组成 | 第21-24页 |
·晋商聚落与民居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24-28页 |
·商业的运营与交通 | 第25页 |
·自然地理环境 | 第25-27页 |
·社会人文环境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明清时期晋商民居类型划分及各自的空间特点 | 第29-52页 |
·商铺民居空间环境及形态 | 第30-38页 |
·商铺民居的区域布局特征 | 第31-33页 |
·商铺民居区域的景观特征 | 第33-35页 |
·商铺民居空间形态的选择 | 第35-36页 |
·商铺民居的建筑形象 | 第36-38页 |
·作坊民居空间环境及形态 | 第38-41页 |
·作坊民居的空间本质 | 第38-39页 |
·作坊民居的空间布局形态 | 第39-41页 |
·作坊民居的建筑形象 | 第41页 |
·大院民居空间环境及形态 | 第41-51页 |
·大院民居的空间形态特征 | 第41-44页 |
·大院民居的空间布局 | 第44-48页 |
·大院民居的“商俗民风” | 第48-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从晋商民居各种形式的功能分布看平遥古城的有序规划 | 第52-75页 |
·晋商——票号撑起一座城 | 第52-54页 |
·平遥城中商铺民居的分布及特征 | 第54-61页 |
·商铺民居密布的“土“字形商业街市 | 第55-58页 |
·商业街道的中心地标——金井市楼 | 第58-61页 |
·平遥城中作坊民居的分布及特征 | 第61-64页 |
·平遥城中大院民居的分布及特征 | 第64-70页 |
·晋商文化与民居的保护与启示 | 第70-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毕业设计作品展示 | 第81-85页 |
作者简介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