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致谢 | 第7-10页 |
| 插图清单 | 第10-12页 |
| 插表清单 | 第12-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 ·火灾危害 | 第13-14页 |
| ·结构抗火设计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 ·组合结构构件 | 第14-16页 |
| ·框架结构 | 第16-17页 |
| ·梁柱连接节点 | 第17-20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第2章 高温下方钢管框架外伸端板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 | 第22-45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常温下钢材的力学性能 | 第22-23页 |
| ·屈服强度 | 第22页 |
| ·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 第22页 |
| ·本构关系模型 | 第22-23页 |
| ·高温下钢材的力学性能 | 第23-25页 |
| ·高温屈服强度 | 第23-24页 |
| ·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 第24页 |
| ·高温下钢材本构关系模型 | 第24页 |
| ·钢材的高温蠕变 | 第24-25页 |
| ·钢材自由膨胀应变 | 第25页 |
| ·高温下钢节点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25-28页 |
| ·单元选取 | 第26页 |
| ·网格划分 | 第26-27页 |
| ·边界条件和加载模式 | 第27页 |
| ·接触模型 | 第27页 |
| ·非线性方程求解 | 第27页 |
| ·试验验证 | 第27-28页 |
| ·高温下钢节点的参数及影响系数分析.16 | 第28-44页 |
| ·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28-29页 |
| ·参数分析 | 第29-38页 |
| ·高温对钢节点破坏模式和应力分布的影响 | 第38-40页 |
| ·高温下钢节点的抗弯承载力影响系数 | 第40-42页 |
| ·高温下钢节点的初始刚度影响系数 | 第42-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3章 高温下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外伸端板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 | 第45-67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高温下钢材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第45-48页 |
| ·高温下钢材的力学性能 | 第45页 |
| ·高温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第45-48页 |
| ·高温下组合节点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48-51页 |
| ·单元选取 | 第49页 |
| ·网格划分 | 第49页 |
| ·边界条件和加载模式 | 第49-50页 |
| ·接触模型 | 第50页 |
| ·非线性方程的求解 | 第50页 |
| ·试验验证 | 第50-51页 |
| ·高温下组合节点的参数分析 | 第51-66页 |
| ·计算模型 | 第51-52页 |
| ·参数分析 | 第52-61页 |
| ·高温下参数对组合节点的抗弯承载力影响系数 | 第61-63页 |
| ·高温下参数对组合节点的初始刚度影响系数 | 第63-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第4章 火灾下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外伸端板节点的温度场分析 | 第67-88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高温下结构材料的热工特性 | 第67-72页 |
| ·钢材的热工性能 | 第67-69页 |
| ·混凝土的热工性能 | 第69-72页 |
| ·钢管混凝土外伸端板连接节点温度场理论 | 第72-75页 |
| ·传热学基本原理 | 第72-74页 |
| ·火灾升温曲线 | 第74-75页 |
| ·组合节点温度场分析 | 第75-86页 |
| ·基本假定 | 第75页 |
| ·温度场试验验证 | 第75-78页 |
| ·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分析 | 第78-86页 |
| ·小结 | 第86-88页 |
| 第5章 火灾下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外伸端板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88-96页 |
| ·引言 | 第88页 |
| ·材料本构模型 | 第88页 |
| ·火灾下钢管混凝土框架外伸端板连接节点有限元模型 | 第88-89页 |
| ·三面受火下钢管混凝土框架外伸端板连接节点力学性能分析 | 第89-91页 |
| ·耐火极限影响因素分析 | 第91-95页 |
| ·小结 | 第95-96页 |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96-98页 |
| ·结论 | 第96-97页 |
| ·建议 | 第97-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3-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