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19页 |
·植物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与应用 | 第11页 |
·玉米CMS的发现 | 第11-12页 |
·玉米CMS的分类 | 第11-12页 |
·玉米CMS-T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玉米CMS-C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3页 |
·玉米CMS-S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玉米CMS-S的细胞学观察 | 第13页 |
·玉米CMS-S与线粒体基因 | 第13-15页 |
·玉米CMS-S与核恢复基因 | 第15页 |
·植物RNA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植物RNA结合蛋白与雄性不育 | 第17页 |
·植物RNA结合蛋白的验证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9-32页 |
·研究材料 | 第19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19页 |
·花粉的分离及RNA的提取 | 第19-21页 |
·花粉分离 | 第19-20页 |
·RNA提取 | 第20页 |
·RNA的纯化 | 第20-21页 |
·利用3'RACE技术分析orf355-orf77加尾位点 | 第21-24页 |
·目的片段的回收 | 第23页 |
·目的片段的连接和转化 | 第23-24页 |
·PCR菌液检测 | 第24页 |
·质粒载体的构建与体外转录 | 第24-26页 |
·质粒载体的构建 | 第24-25页 |
·体外转录RNA | 第25-26页 |
·花粉蛋白的提取与亲和层析 | 第26-29页 |
·花粉蛋白的提取 | 第26页 |
·亲和层析柱的制备 | 第26-27页 |
·亲和层析 | 第27-28页 |
·纯化洗脱蛋白 | 第28页 |
·双向电泳及质谱分析 | 第28-29页 |
·原核表达 | 第29-30页 |
·原核载体的引物与外源片段的扩增 | 第29页 |
·原核表达的方法 | 第29-30页 |
·质粒和PCR产物的酶切和回收 | 第30页 |
·外源片段的连接、转化及检测 | 第30页 |
·菌体诱导曲线与蛋白质检测 | 第30-31页 |
·超声波破碎 | 第31-32页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50页 |
·花粉的分离与总RNA的提取 | 第32-33页 |
·orf355-orf77转录本加尾位点的确定 | 第33-36页 |
·剪切位点的序列保守性分析 | 第36-37页 |
·RNA结合蛋白的分析 | 第37-41页 |
·质粒载体体外转录结果的分析 | 第37-38页 |
·蛋白质双向电泳与质谱结果分析 | 第38-41页 |
·原核表达的检测 | 第41-48页 |
·目的基因的检测 | 第41-42页 |
·ORF355抗原决定簇的选择 | 第42-44页 |
·原核表达SDS-PAGE检测 | 第44-48页 |
·ORF355N与ORF355C蛋白的抗体制备与检测 | 第48-50页 |
4 讨论 | 第50-54页 |
·orf355-orf77转录本的加尾与1.6 kb转录本的降解 | 第50-51页 |
·orf355主切点处的结合蛋白 | 第51-52页 |
·orf355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52-54页 |
5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5页 |
附录 | 第65-71页 |
附录1 orf355 N端和C端的碱基序列 | 第65页 |
附录2 胶回收 | 第65-66页 |
附录3 转化 | 第66页 |
附录4 常用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 | 第66-67页 |
附录5 cox1-orf355-orf77 sequence | 第67-68页 |
附录6 cox2-orf355-orf77的3'RACE结果 | 第68页 |
附录7 植物总DNA的小样提取(CTAB法) | 第68-69页 |
附录8 orf355扩增体系及程序 | 第69页 |
附录9 小样法提取质粒DNA | 第69-70页 |
附录10 T4 DNA Ligase反应体系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