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小麦条锈病研究概述 | 第12-13页 |
·小麦条锈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第12页 |
·小麦条锈菌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小麦抗条锈病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小麦条锈病抗性研究 | 第13-14页 |
·小麦抗条锈病种质资源概况 | 第14-15页 |
·抗条锈病基因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研究的方法 | 第16-20页 |
·基因推导法 | 第16-17页 |
·常规杂交法 | 第17-18页 |
·非整倍体分析法 | 第18-19页 |
·细胞遗传学法 | 第19页 |
·DNA 分子标记法 | 第19-20页 |
·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形态学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1页 |
·细胞学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1页 |
·生化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1-22页 |
·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抗源材料抗性研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4-37页 |
·材料方法 | 第24-28页 |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8页 |
·试验结果 | 第28-35页 |
·抗谱分析结果 | 第28-30页 |
·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 第30-31页 |
·聚类分析结果 | 第31-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抗源筛选体系的探索 | 第35-36页 |
·遗传多样性研究与抗病连锁作图 | 第36页 |
·分子标记数量对聚类结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兴资 9104 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标记作图 | 第37-45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试验材料 | 第37页 |
·试验方法 | 第37-39页 |
·试验结果 | 第39-43页 |
·兴资 9014 抗锈性评价 | 第39页 |
·兴资 9104 全生育期抗病基因遗传分析 | 第39-40页 |
·兴资 9104 全生育期抗病基因定位 | 第40-41页 |
·构建遗传连锁图 | 第41-42页 |
·YrXZ 与 1B 染色体已知抗条锈基因的抗谱比较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兴资 9104 的育种价值 | 第43页 |
·明确 YrXZ 的遗传机制对揭示兴资 9104 抗性遗传机制的作用 | 第43-45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45-46页 |
·几个新抗源在抗条锈病育种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第45页 |
·兴资 9104 携带一个位于 1B 染色体的苗期抗病基因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