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超声波应用技术的发展 | 第13-14页 |
·湿式粉碎和干式粉碎两种粉碎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14页 |
·超声变幅杆的研究概述 | 第14-15页 |
·超细粉碎技术的研究概述 | 第15-16页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17-20页 |
第二章 粉碎加工技术概述 | 第20-32页 |
·粉碎方法简述 | 第20页 |
·超细粉碎设备的发展状况 | 第20-21页 |
·超细粉碎设备的发展趋势 | 第21-22页 |
·粉体的细度特征 | 第22-30页 |
·粒径 | 第22-24页 |
·颗粒群的平均粒径 | 第24-28页 |
·粉体的比表面积 | 第28页 |
·颗粒形状分析 | 第28-30页 |
·颗粒形状的图像分析 | 第30页 |
·筛目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超细粉碎及超声变幅杆理论设计 | 第32-48页 |
·超细粉碎过程力学 | 第32-37页 |
·晶体的破碎与变形 | 第32-35页 |
·裂纹及其扩展 | 第35-37页 |
·超细粉碎过程的物理化学 | 第37-39页 |
·超细粉体分级原理与分离极限 | 第39-41页 |
·重力和离心力分级原理 | 第39-41页 |
·沉降分离极限 | 第41页 |
·超声变幅杆的理论设计 | 第41-47页 |
·超声波及其特点 | 第41-42页 |
·超声粉碎技术 | 第42-43页 |
·超声加工设备的组成 | 第43-44页 |
·变幅杆的设计步骤 | 第44-45页 |
·阶梯形变幅杆的理论设计 | 第45-47页 |
·参数计算结果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变幅杆的模态分析 | 第48-66页 |
·有限元法介绍 | 第48-52页 |
·弹性力学基础及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 第48-49页 |
·有限元法的特点及分析流程 | 第49-50页 |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 第50-52页 |
·模态分析的简介及其作用 | 第52-53页 |
·模态分析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52-53页 |
·模态分析的作用 | 第53页 |
·阶梯型变幅杆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53-55页 |
·UG软件的特点 | 第53-54页 |
·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54-55页 |
·阶梯型变幅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5-58页 |
·有限元模型单元和材料的选取 | 第55-56页 |
·网格划分 | 第56-58页 |
·阶梯型变幅杆模态分析 | 第58-62页 |
·模态分析方法简介 | 第58页 |
·模态分析的基本流程 | 第58-59页 |
·自由状态下变幅杆模态分析在ANSYS中的具体实现 | 第59-61页 |
·自由状态下变幅杆模态分析的结果及分析 | 第61-62页 |
·添加过渡圆弧的阶梯形变幅杆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粉碎系统的数学模型求解 | 第66-72页 |
·粉碎系统及状态分析 | 第66-68页 |
·主要因素的结构解析 | 第66-67页 |
·系统参变量分析 | 第67-68页 |
·粉碎过程中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68-70页 |
·粉碎数学模型的进展 | 第68-69页 |
·BS模型 | 第69-70页 |
·超声粉碎实验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总结展望 | 第72-74页 |
·总结 | 第72-73页 |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