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10-13页 |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 ·简要述评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融资的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第15-19页 |
| ·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 ·新闻出版业 | 第15页 |
| ·企业融资 | 第15-16页 |
| ·融资理论 | 第16-17页 |
| ·传统融资理论 | 第16页 |
| ·现代融资理论——MM 理论 | 第16-17页 |
|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借鉴 | 第17页 |
| ·新闻出版业融资的特殊性 | 第17-19页 |
| 第三章 现代教育报社融资现状及问题 | 第19-30页 |
| ·现代教育报社概况 | 第19页 |
| ·现代教育报社的融资现状分析 | 第19-23页 |
| ·融资渠道 | 第19-22页 |
| ·融资方式 | 第22-23页 |
| ·现代教育报社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 ·融资空间有限,资金抗风险能力不强 | 第23-24页 |
| ·社会资本利用率低,相互间合作缺乏稳定性 | 第24-25页 |
| ·未能充分发挥无形资产优势,内生性融资仍占主导 | 第25-26页 |
| ·自身条件不足,报社资本持续盈利能力不强 | 第26页 |
| ·现代教育报社融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30页 |
| ·政策法律环境影响 | 第26页 |
| ·我国金融体系建设影响 | 第26-27页 |
| ·金融机构服务观念影响 | 第27页 |
| ·报社资产现状影响 | 第27页 |
| ·报社自身管理影响 | 第27页 |
| ·报社领导融资意识影响 | 第27页 |
| ·报社融资人才影响 | 第27-28页 |
| ·报社经营风险影响 | 第28-30页 |
| 第四章 国内外新闻出版业融资实践借鉴 | 第30-36页 |
| ·国外新闻出版业融资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 第30-32页 |
| ·美国新闻出版业融资实践 | 第30-31页 |
| ·英国新闻出版业融资实践 | 第31页 |
| ·日本新闻出版业融资实践 | 第31-32页 |
| ·韩国新闻出版业融资实践 | 第32页 |
| ·国内融资实践 | 第32-33页 |
| ·国内外新闻出版业融资实践的比较与分析 | 第33-34页 |
| ·市场融资主体结构 | 第33页 |
| ·市场规模与业务结构 | 第33-34页 |
| ·市场基础与政策环境 | 第34页 |
| ·国内外文化产业投融资实践的经验启示 | 第34-36页 |
| 第五章 现代教育报社融资对策与建议 | 第36-41页 |
| ·现代教育报社融资对策 | 第36-39页 |
| ·充分发挥无形资产优势吸引优质资本 | 第36-37页 |
| ·提高社会资本利用效率 | 第37页 |
| ·积极扩展融资空间 | 第37-38页 |
| ·通过自我提升尝试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渠道 | 第38-39页 |
| ·现代教育报社融资建议 | 第39-40页 |
| ·利用政策优势,债权融资 | 第39页 |
| ·借鉴国外经验,股权融资 | 第39页 |
| ·优化报社内部资金集权管理模式,理顺融资资金运行机制 | 第39-40页 |
| ·开展融资培训,培养融资意识 | 第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作者简介 | 第44-45页 |
| 附件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