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9-11页 |
|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 第11-12页 |
|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 第12-14页 |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 第14-15页 |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15页 |
| ·创新点 | 第15页 |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5-17页 |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概述 | 第17-26页 |
| ·弱势群体的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 ·弱势群体的成因分析 | 第19-22页 |
| ·弱势群体形成的社会原因——发展方式转型 | 第19-20页 |
| ·弱势群体形成的直接原因——经济状况困难 | 第20页 |
| ·弱势群体形成的制度原因——分配保障不足 | 第20-21页 |
| ·弱势群体形成的内在原因——个体状态堪忧 | 第21-22页 |
| ·弱势群体的特征分析 | 第22-26页 |
| ·生活状况贫困化,却有坚忍耐劳品质 | 第22-23页 |
| ·心理承受脆弱化,仍有不屈上进精神 | 第23-24页 |
| ·制度认同边缘化,期望获得认可尊重 | 第24-25页 |
| ·自身素质低劣化,渴望过上幸福生活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弱势群体的影响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制约 | 第26-31页 |
| ·弱势群体存在的影响 | 第26-29页 |
| ·违背社会公平正义,导致不同群体对立 | 第26-27页 |
| ·滞缓经济社会发展,不利改革发展转型 | 第27-28页 |
| ·诱发各种潜在危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 第28-29页 |
| ·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制约因素 | 第29-31页 |
| ·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外部制约因素 | 第29-30页 |
| ·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内部制约因素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对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原则与路径的思考 | 第31-46页 |
| ·对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原则的思考 | 第31-34页 |
| ·与时俱进,创新弱势群体工作新思路 | 第31-32页 |
| ·以人为本,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尊严 | 第32-33页 |
| ·实事求是,增加思想政治工作说服力 | 第33-34页 |
| ·对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的思考 | 第34-46页 |
| ·更新观念,是开展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前提 | 第35-36页 |
| ·改进方法,是增进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 | 第36-38页 |
| ·健全机制,是夯实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 | 第38-40页 |
| ·创新载体,是适应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 | 第40-43页 |
| ·建设队伍,是增强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保障 | 第43-46页 |
| 结论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