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29页 |
·我国造纸工业的现状与思考 | 第9页 |
·高得率制浆技术的发展 | 第9页 |
·我国高得率制浆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生物技术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 | 第10-14页 |
·生物制浆 | 第10-11页 |
·生物辅助漂白 | 第11-12页 |
·生物脱墨 | 第12-13页 |
·废水生物处理 | 第13-14页 |
·纤维的表面改性技术及其发展 | 第14-23页 |
·纤维的表面性能 | 第14页 |
·纤维的表面生物改性 | 第14-23页 |
·漆酶预处理研究的分析手段和方法 | 第23-28页 |
·表面分析技术在漆酶预处理中的检测及应用 | 第23-27页 |
·光谱技术在漆酶预处理后木素结构分析的检测及应用 | 第27-28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28-2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4页 |
·实验原料与实验设备 | 第29-31页 |
·实验原料 | 第29页 |
·实验药品 | 第29-30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0-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4页 |
·自制白水中酚类物质检测 | 第31-32页 |
·OCC浆料的制备 | 第32页 |
·木素模型物研究 | 第32页 |
·纤维形态分析 | 第32页 |
·红外光谱测试 | 第32页 |
·扫描电镜观察 | 第32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 | 第32-33页 |
·纸张性能测定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4-61页 |
·GC-MS分析漆酶处理前后白水中酚类物质的变化规律 | 第34-39页 |
·APMP白水GC-MS测定 | 第34-37页 |
·OCC白水GC-MS测定 | 第37-39页 |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漆酶处理前后酚类物质分子量变化规律 | 第39-40页 |
·红外光谱分析漆酶处理前后官能团变化情况 | 第40-42页 |
·纸浆经漆酶/紫丁香醇处理后红外谱图分析 | 第40-41页 |
·纸浆经漆酶和白水共同处理后红外谱图分析 | 第41-42页 |
·XPS分析漆酶处理前后表面木素含量和碳氧结合方式变化规律 | 第42-50页 |
·实验方法 | 第43页 |
·纸浆经不同方式处理后表面木素含量的变化 | 第43-47页 |
·纸浆经不同方式处理后纤维表面碳氧结合方式的变化 | 第47-50页 |
·漆酶/紫丁香醇处理改善OCC纸浆纤维特性 | 第50-53页 |
·试验方法 | 第50页 |
·漆酶/紫丁香醇处理OCC纸浆纤维形态分析 | 第50-51页 |
·漆酶/紫丁香醇处理OCC纸浆扫描电镜分析 | 第51-52页 |
·不同处理方式对OCC纸浆成纸强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漆酶/白水处理改善OCC纸浆纤维特性 | 第53-56页 |
·试验方法 | 第53页 |
·漆酶/白水处理OCC纸浆纤维形态分析 | 第53-54页 |
·漆酶/白水处理OCC纸浆扫描电镜分析 | 第54-55页 |
·不同处理方式对OCC纸浆成纸强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漆酶/氨基酸改善OCC纸浆纤维特性 | 第56-61页 |
·试验方法 | 第56-57页 |
·漆酶/氨基酸处理OCC纸浆纤维形态分析 | 第57-58页 |
·漆酶/氨基酸处理OCC纸浆后扫描电镜分析 | 第58-59页 |
·不同处理方式对OCC纸浆成纸强度的影响 | 第59-61页 |
4 结论 | 第61-63页 |
·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白水中酚类物质的检测及漆酶对酚类物质的去除作用 | 第61页 |
·纸浆经不同方式处理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61页 |
·不同方式处理后的纸浆表面木素含量和碳氧结合方式变化 | 第61页 |
·漆酶/紫丁香醇处理改善纸浆纤维表面性能 | 第61-62页 |
·漆酶/白水处理改善纸浆纤维表面性能 | 第62页 |
·漆酶/氨基酸处理改善纸浆纤维表面性能 | 第62页 |
·创新之处 | 第62-63页 |
5 展望 | 第63-64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4-73页 |
7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3-74页 |
8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