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对氯苯甲酸联产新工艺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2.1 邻、对氯苯甲酸的物化性质及用途 | 第13-14页 |
2.1.1 邻氯苯甲酸物性及用途 | 第13页 |
2.1.2 对氯苯甲酸物性及用途 | 第13-14页 |
2.2 邻、对氯苯甲酸的合成工艺与分析 | 第14-22页 |
2.2.1 重氮化法 | 第14-15页 |
2.2.2 光氯化水解法 | 第15-16页 |
2.2.3 化学氧化法 | 第16-18页 |
2.2.4 液相空气氧化法 | 第18-21页 |
2.2.5 其它合成方法 | 第21-22页 |
2.3 邻、对氯苯甲酸的分离 | 第22-27页 |
2.3.1 引言 | 第22-23页 |
2.3.2 分离原理和分离方法 | 第23-27页 |
第三章 邻、对氯苯甲酸的分析方法 | 第27-33页 |
3.1 两维酸碱—沉淀滴定法 | 第27页 |
3.2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 | 第27页 |
3.3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27-33页 |
3.3.1 试剂 | 第28页 |
3.3.2 分析条件 | 第28-29页 |
3.3.3 浓度响应线性关系试验 | 第29-31页 |
3.3.4 进样重复性试验 | 第31页 |
3.3.5 实际加入值和分析测定值的比较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氯甲苯混合氧化合成氯苯甲酸工艺 | 第33-50页 |
4.1 实验所用的原料、试剂 | 第33页 |
4.2 原料氯甲苯的预处理 | 第33-34页 |
4.3 预实验 | 第34-36页 |
4.3.1 反应压力和反应温度的选择 | 第34页 |
4.3.2 不同种类催化剂的比较与选择 | 第34-36页 |
4.4 邻、对氯苯甲酸合成实验 | 第36-40页 |
4.4.1 实验装置说明 | 第36-38页 |
4.4.2 实验步骤 | 第38页 |
4.4.3 分析 | 第38-40页 |
4.5 反应产物的处理 | 第40页 |
4.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7页 |
4.6.1 四溴乙烷用量对氯代苯甲酸收率的影响 | 第40-42页 |
4.6.2 环烷酸钴用量对氯代苯甲酸收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4.6.3 温度对氯代苯甲酸收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4.6.4 氧气流量对氯代苯甲酸收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4.6.5 氯代苯甲酸收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 第45-46页 |
4.6.6 母液的循环利用实验 | 第46-47页 |
4.7 反应过程中水的影响 | 第47-49页 |
4.8 小结 | 第49页 |
4.9 实验的不足 | 第49-50页 |
第五章 邻、对氯苯甲酸的分离 | 第50-61页 |
5.1 离解萃取结晶的物化基础 | 第50页 |
5.2 试剂及仪器 | 第50-51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5.3.1 对氯苯甲酸离解萃取方法 | 第51页 |
5.3.2 邻氯苯甲酸提纯方法 | 第51-52页 |
5.4 实验装置 | 第52页 |
5.5 结果与讨论 | 第52-60页 |
5.5.1 对氯苯甲酸离解萃取实验结果 | 第52-57页 |
5.5.2 邻氯苯甲酸提纯过程结果与讨论 | 第57-60页 |
5.6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附录 | 第68-72页 |
发表文章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