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6-26页 |
| ·氢转移催化加氢反应的研究概述 | 第6-13页 |
| ·氢转移催化加氢反应类型 | 第6-8页 |
| ·氢转移催化加氢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8-9页 |
| ·氢转移催化加氢反应氢供体的研究 | 第9-10页 |
| ·氢转移催化加氢反应其他反应条件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氢转移催化加氢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 ·钌配合物作为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贵金属配合物的应用 | 第13-15页 |
| ·钌配合物作为催化剂的应用 | 第15-17页 |
| ·硝基苯催化加氢制苯胺的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 ·硝基苯催化制苯胺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17-19页 |
| ·硝基苯催化制苯胺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 ·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制苯胺的催化体系研究 | 第20-21页 |
| ·苯酚催化加氢制环己酮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 ·环己酮的应用 | 第21页 |
| ·环己酮制备方法 | 第21-24页 |
| ·环己烷氧化法 | 第21-23页 |
| ·环己烯水合法 | 第23-24页 |
| ·苯酚加氢法 | 第24页 |
| ·本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 第24-26页 |
| ·选题依据 | 第24-25页 |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Ru(acac)_3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硝基苯氢转移催化加氢活性的影响. | 第26-35页 |
| ·实验用主要试剂 | 第26页 |
| ·实验用主要设备 | 第26-27页 |
| ·催化剂Ru(acac)_3的制备 | 第27页 |
| ·催化剂Ru(acac)_3的结构表征分析 | 第27-29页 |
| ·Ru(acac)_3元素分析 | 第27页 |
| ·Ru(acac)_3熔点测定 | 第27页 |
| ·Ru(acac)_3红外光谱测定 | 第27-28页 |
| ·Ru(acac)_3核磁共振测定 | 第28-29页 |
| ·催化剂Ru(acac)_3的活性评价 | 第29页 |
| ·Ru(acac)_3活性评价实验 | 第29页 |
| ·Ru(acac)_3的活性评价方法 | 第29页 |
| ·硝基苯氢转移法催化制苯胺反应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29-33页 |
| ·氢供体种类 | 第29-30页 |
| ·反应时间 | 第30-31页 |
| ·反应温度 | 第31-32页 |
| ·催化剂用量 | 第32-33页 |
| ·Ru(acac)_3为催化剂的硝基苯氢转移制苯胺反应机理研究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RuCl_2(PPh_3)_3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苯酚氢转移催化加氢活性的影响 | 第35-43页 |
| ·实验用主要试剂 | 第35页 |
| ·实验用主要设备 | 第35-36页 |
| ·催化剂RuCl_2(PPh_3)_3的制备 | 第36页 |
| ·催化剂RuCl_2(PPh_3)_3的结构表征分析 | 第36-38页 |
| ·RuCl_2(PPh_3)_3元素分析 | 第36页 |
| ·RuCl_2(PPh_3)_3红外光谱测定 | 第36-37页 |
| ·RuCl_2(pph_3)_3核磁共振测定 | 第37-38页 |
| ·催化剂RuCl_2(PPh_3)_3的活性评价 | 第38页 |
| ·RuCl_2(PPh_3)_3活性评价实验 | 第38页 |
| ·RuCl_2(PPh_3)_3的活性评价方法 | 第38页 |
| ·苯酚氢转移法催化制环己酮反应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38-41页 |
| ·氢供体种类 | 第38-39页 |
| ·反应时间 | 第39页 |
| ·反应温度 | 第39-40页 |
| ·催化剂用量 | 第40-41页 |
| ·RuCl_2(PPh_3)_3为催化剂的苯酚氢转移制环己酮反应机理研究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
|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