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中国经济史论文

近代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开放史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23页
第1章 绪论第23-37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23-24页
     ·研究背景第23-24页
     ·研究意义第2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4-33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24-26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26-32页
     ·研究整体评价第32-33页
   ·研究方法、内容安排与主要创新第33-37页
     ·论文研究方法第33-34页
     ·论文内容安排第34-36页
     ·论文主要创新第36-37页
第2章 鸦片战争后的对外经济开放(1840—1894 年)第37-63页
   ·对外经济开放的国内外局势第37-40页
     ·国际局势第37-38页
     ·国内局势第38-40页
   ·对外贸易由顺差转逆差第40-43页
     ·西方列强的特权第40-42页
     ·对外贸易形势逆转第42-43页
   ·对外资金交流日益频繁第43-45页
     ·银行业第43-44页
     ·保险业第44页
     ·商业第44页
     ·航运业第44页
     ·工业第44页
     ·外债第44-45页
   ·技术引进方兴未艾第45-50页
     ·军事工业技术的引进第45-46页
     ·矿冶技术的引进第46页
     ·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引进第46-47页
     ·科技人才的引进第47页
     ·向外国派遣留学生第47-50页
   ·“苦力贸易”规模空前(1840—1911 年)第50-59页
     ·人口外迁的动因第50-52页
     ·“苦力贸易”的输出方式第52-55页
     ·“苦力贸易”的运输过程第55-56页
     ·“苦力贸易”的输出范围第56-57页
     ·“苦力贸易”的影响和后果第57-59页
   ·对外经济开放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第59-63页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第59页
     ·民族资本企业的步履维艰第59-60页
     ·农产品商品化逐渐加速第60页
     ·工商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60-61页
     ·新兴工商业城市发展壮大第61页
     ·对外经济开放在屈辱中起步第61-63页
第3章 甲午战争后的对外经济开放(1895-1911 年)第63-81页
   ·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概述第63-64页
     ·科技革命密切了世界的联系第63-64页
     ·国内市场不断扩大第64页
   ·主权矮化下的对外贸易第64-67页
     ·对外贸易主权的进一步丧失第64-65页
     ·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变第65-66页
     ·对外贸易逆差扩大第66-67页
   ·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清政府第67-70页
     ·西方列强对华投资第68-69页
     ·清政府外债第69-70页
   ·大量引进外国技术、设备、管理和人才第70-76页
     ·技术引进第70-72页
     ·管理方法的引进第72-74页
     ·科技人才的引进第74-75页
     ·向日本和美国派遣留学生第75-76页
   ·对外经济开放的作用和影响第76-81页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第76-77页
     ·农产品商品化进一步提速第77页
     ·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第77-78页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第78-79页
     ·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变本加厉第79页
     ·清政府实行主动性对外经济开放第79-81页
第4章 北洋政府对外经济开放(1912-1927 年)第81-110页
   ·国内外局势扫描第81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81页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第81页
   ·对外贸易持续增长第81-86页
     ·增开商埠第82页
     ·减少进口,扩大出口第82页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第82-83页
     ·力争关税自主权第83-84页
     ·收回对外贸易主权的努力第84-85页
     ·对外贸易发展状况第85-86页
   ·利用外资反被外资利用第86-90页
     ·西方列强在华投资快速增长第87-88页
     ·北洋政府的外债第88-90页
   ·对外技术交流蓬勃发展第90-96页
     ·技术引进全面展开第90-93页
     ·引进泰罗制管理方法第93-94页
     ·中国留学生成为引进人才的重点第94页
     ·技术出口势单力薄第94-95页
     ·继续派遣留学生第95-96页
   ·人口外迁波浪式前进第96-106页
     ·人口外迁的动因第96-98页
     ·人口外迁的输出方式第98-101页
     ·人口外迁的运输过程第101-102页
     ·人口外迁的范围第102-104页
     ·人口外迁的影响和后果第104-106页
   ·对外经济开放的影响和评价第106-110页
     ·农产品商品化继续发展第106-107页
     ·国家经济平稳发展第107-108页
     ·催生了行业革命第108-109页
     ·依然受制于西方列强第109-110页
第5章 南京国民政府对外经济开放(1928-1936 年)第110-124页
   ·国内外环境鸟瞰第110-111页
     ·“产业合理化运动”和经济大危机第110页
     ·建立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110-111页
   ·对外贸易总体发展势头良好第111-114页
     ·废除协定关税,实现关税自主第111-112页
     ·废除领事裁判权第112页
     ·健全机构,加强领导第112页
     ·对外国商品恶意倾销进行限制第112页
     ·易货偿债政策和出口贸易管制第112-113页
     ·对外贸易曲折中前进第113-114页
   ·西方列强用金融大棒施加影响第114-116页
     ·西方列强对华投资快速增长第114-115页
     ·南京国民政府重树国家信用第115-116页
   ·高度重视对外技术交流第116-121页
     ·技术引进力度大第116-118页
     ·管理方法引进不尽人意第118页
     ·人才引进走向正规化第118-119页
     ·继续向外国派遣留学生第119-121页
   ·对外经济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第121-124页
     ·经济在曲折前进第121页
     ·农村经济波动发展第121-122页
     ·民族工业发展受限第122页
     ·城市化进程相对落后第122页
     ·重技术模仿轻制度学习第122-124页
第6章 抗战时期对外经济开放(1937-1945 年)第124-135页
   ·对外经济开放的国内外局势第124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第124页
     ·日本侵华压缩国内市场第124页
   ·实行战时对外贸易管制政策第124-127页
     ·实施对外贸易管制第125页
     ·执行易货偿债政策第125页
     ·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第125页
     ·对外贸易一波三折第125-127页
   ·西方列强扩大在华影响力第127-128页
     ·美国成为最大的对华投资国第127页
     ·巨额外债购买武器第127-128页
   ·高度重视技术引进和技术发明第128-132页
     ·克服困难引进技术第128-129页
     ·推广成本会计制度和行政三联制第129-130页
     ·人才引进更加规范第130页
     ·放宽条件鼓励留学第130-132页
   ·对外经济开放的特点和影响第132-135页
     ·战时贸易具有鲜明的独特性第132-133页
     ·美国加强对华控制第133页
     ·对外贸易垄断加速官僚资本膨胀第133页
     ·民族工业衰退明显第133-134页
     ·对外经济开放受限于战争也服务于战争第134-135页
第7章 内战时期的对外经济开放(1946-1948 年)第135-146页
   ·国内外环境分析第135-136页
     ·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第135页
     ·国共两党开始打内战第135-136页
   ·对外贸易纳入世界贸易体系第136-140页
     ·缔结《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136页
     ·实行贸易管制政策第136-137页
     ·出口贸易相对繁荣第137-140页
   ·美国加大对华资本输出第140-141页
     ·美国成为最大的对华投资国第140-141页
     ·美国成为中国最大债权国第141页
   ·对外技术交流继续进行第141-143页
     ·技术引进满足于低水平模仿第141-143页
     ·管理方法引进缺乏动力第143页
     ·人才引进工作进展缓慢第143页
   ·对外经济开放的影响和特征第143-146页
     ·战争制约对外经济开放的发展第143-144页
     ·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第144页
     ·美国霸占中国市场第144-145页
     ·对外经济开放大起大落第145-146页
第8章 新中国过渡时期的对外经济开放(1949-1956 年)第146-163页
   ·国内外局势的综合比较第146-147页
     ·两大敌对阵营的形成第146页
     ·学习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第146-147页
   ·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第147-149页
     ·建立新型外贸体制和机构第147-148页
     ·外贸重点发生转变第148页
     ·外贸由长期逆差转变为顺差第148-149页
     ·对外贸易加快发展第149页
   ·对外资金交流形式多样第149-154页
     ·从苏联和东欧引进大量外资第149-151页
     ·对外投资和对外援助界限模糊第151-153页
     ·举借外债缓解资金不足压力第153-154页
   ·对外技术交流更加深入第154-158页
     ·大量引进成套设备第154-155页
     ·从苏联引进管理方法第155-156页
     ·引进大批科技人才第156-157页
     ·技术出口极其微弱第157页
     ·派遣留学生工作的起步第157-158页
   ·对外劳务交流走上正常化第158-159页
     ·从对外移民到劳务输出第158页
     ·劳务输出成为外援的一部分第158-159页
   ·对外经济开放走进新时代第159-163页
     ·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第159-160页
     ·对外贸易起点很低第160页
     ·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第160页
     ·工业部门结构向多元化发展第160-161页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161页
     ·对外经济开放开创新纪元第161-163页
第9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对外开放(1957-1977 年)第163-175页
   ·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综合考察第163-164页
     ·中美关系由对峙走向缓和第163页
     ·国内政治环境恶劣第163-164页
   ·对外贸易受到强烈冲击第164-165页
     ·对外贸易重点发生转移第164页
     ·提出“大进大出”口号第164页
     ·实行“以进养出”战略第164页
     ·对外贸易遭受冲击第164-165页
     ·建立基地扩大出口第165页
   ·对外资金交流速度下降第165-168页
     ·引进外资进展缓慢第165-166页
     ·利用外债从重视到抛弃第166-167页
     ·对外援助作用巨大教训深刻第167-168页
   ·技术引进工作重点转向西方国家第168-172页
     ·技术引进曲折发展第168-169页
     ·形成独特的企业管理模式第169-170页
     ·留学生工作的恢复与摸索第170-172页
   ·印尼华侨回迁和“伊塔事件”第172页
     ·印尼排华导致华侨回迁第172页
     ·中苏边境“伊塔事件”第172页
   ·对外经济开放的作用和反思第172-175页
     ·加速了经济发展速度第172页
     ·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第172页
     ·为后来的对外开放奠定基础第172-173页
     ·经济开放与国内政治稳定相辅相成第173-174页
     ·外债规模要保持合适比例第174页
     ·对外援助要与国家经济实力相匹配第174-175页
第10章 走向市场经济时期的对外经济开放(1978-2010 年)第175-199页
   ·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小环境第175页
     ·苏联解体和 WTO 成立第175页
     ·改革开放成为基本国策第175页
   ·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繁荣第175-177页
     ·积极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第175-176页
     ·不断创新对外贸易方式第176页
     ·稳步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第176页
     ·实行鼓励出口政策第176-177页
     ·商品结构日趋合理第177页
     ·中国制造誉满全球第177页
   ·对外资金交流前所未有第177-182页
     ·大规模引进外资第177-178页
     ·大手笔对外投资第178-179页
     ·充分利用外债第179-180页
     ·对外援助增强了中国的辐射力第180-182页
   ·对外技术交流走上快车道第182-187页
     ·技术引进前所未有第182-183页
     ·技术出口规模大增第183页
     ·管理方法从引进到创新第183-184页
     ·多种形式引进科技人才第184-185页
     ·留学生派遣规模化、常态化第185-187页
   ·对外劳务合作和对外旅游蓬勃发展第187-189页
     ·对外劳务输出增长惊人第187-188页
     ·移民主体发生改变第188页
     ·旅游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第188-189页
   ·对外经济开放的历史进程划分第189-190页
     ·主动探索期第189-190页
     ·高速发展期第190页
     ·全面提升期第190页
   ·对外经济开放的伟大成就第190-199页
     ·成就中国 30 多年经济发展奇迹第190-191页
     ·对外贸易的作用日益凸显第191-192页
     ·对外援助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第192-194页
     ·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迅速增加第194页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194页
     ·技术引进是实现工业化的必然选择第194-197页
     ·对外经济开放的路径和模式第197-199页
第11章 对外经济开放的特征、制约因素和经验教训第199-208页
   ·对外经济开放的特征第199-202页
     ·从被动屈辱到主动可控第199-200页
     ·从任人宰割到实现双赢第200页
     ·从学习西方到中国特色第200-201页
     ·从漠视华侨到重视华侨第201-202页
     ·从闭关锁国到融入世界第202页
   ·对外经济开放的制约因素第202-204页
     ·国际环境第202-203页
     ·国内环境第203页
     ·文化氛围第203-204页
     ·军事因素第204页
     ·技术因素第204页
     ·法律因素第204页
   ·对外经济开放的经验教训第204-208页
     ·对外经济开放要持之以恒第204-205页
     ·对外经济开放要稳中求进第205页
     ·对外经济开放要防范风险第205-206页
     ·对外经济开放要内外兼顾第206页
     ·对外经济开放要精心设计第206-208页
结论第208-211页
参考文献第211-219页
致谢第219-220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项目目录第220页

论文共2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字化新闻节目协同生产平台系统构建研究
下一篇:基于空间理论的我国区域资本流动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