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论文选题 | 第11-17页 |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 ·选题意义 | 第12-17页 |
| ·研究资料的收集及工作量 | 第17-19页 |
| ·研究资料的收集 | 第17页 |
| ·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 | 第17-18页 |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8-19页 |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19-25页 |
|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第19-20页 |
| ·区域构造背景 | 第20-21页 |
| ·放射虫研究简史 | 第21-25页 |
| ·放射虫研究历程 | 第21-22页 |
| ·藏南白垩纪放射虫研究历史 | 第22-25页 |
| 第3章 江孜所金白垩系实测剖面 | 第25-32页 |
| ·实测地层剖面描述 | 第25-26页 |
| ·地层和岩性特征 | 第26-30页 |
| ·化石鉴定 | 第30-32页 |
| 第4章 放射虫动物群分析 | 第32-36页 |
| ·放射虫生物地层 | 第32页 |
| ·放射虫化石带 | 第32-36页 |
| ·E. micropora -Cryptamphorella conara 组合带 | 第32-33页 |
| ·Holocryptocanium barbui -Theocorys antiqua 组合带 | 第33页 |
| ·Theocampe salillum -Amphipyndax pseudoconulus 组合带 | 第33-34页 |
| ·Theocampe apicata -Theocampsomma comys grp.组合带 | 第34-36页 |
| 第5章 放射虫属种描述 | 第36-53页 |
| 第6章 江孜所金古环境分析 | 第53-54页 |
| 第7章 结束语 | 第54-56页 |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54页 |
| ·论文存在的问题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图版及说明 | 第60-64页 |
| 个人简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