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银纳米立方体及其与银膜耦合结构增强的荧光与拉曼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9页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概述第13-26页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的基本性质及激发方式第13-18页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LSP)的基本性质第18-21页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耦合作用的研究第21-26页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增强荧光的研究进展第26-30页
     ·不同材料金属岛膜结构增强荧光的研究第26-27页
     ·不同形状或结构金属纳米颗粒、阵列增强荧光的研究第27-30页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SERS研究概述第30-34页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39页
第二章 银纳米立方体与银膜的制备及表征第39-51页
   ·银纳米立方体的制备第39-42页
     ·实验原理第39-40页
     ·实验装置第40-41页
     ·实验步骤第41-42页
   ·银膜的制备第42页
   ·银纳米立方体和银膜的表征第42-48页
     ·银纳米立方体的表征第43-46页
     ·银膜的表征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第三章 银纳米立方体及其与银膜耦合结构的光学性质研究第51-65页
   ·银纳米立方体及其耦合结构的光学特性第51-63页
     ·单个银纳米立方体的光谱特性第51-55页
     ·单个银纳米立方体及多个银纳米立方体耦合结构的场分布特性第55-59页
     ·银纳米立方体与银膜耦合结构的场分布性质第59-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5页
第四章 银纳米立方体及其与银膜耦合结构增强的荧光研究第65-99页
   ·荧光辐射的基本原理第65-70页
     ·Perrin-Jablonski 图第65-66页
     ·荧光寿命、荧光强度及荧光量子产率第66-68页
     ·激发光谱及发射光谱第68-70页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增强荧光的基本理论第70-78页
     ·金属增强光致发光的物理机制第70-72页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增强与焠灭荧光理论第72-78页
   ·银纳米立方体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耦合增强的荧光辐射第78-88页
     ·实验样品的准备及光学仪器第79-82页
     ·银纳米立方体LSP增强或焠灭的荧光辐射实验第82-84页
     ·银纳米立方体LSP横向耦合增强的荧光实验第84-86页
     ·银纳米立方体LSP纵向耦合增强的荧光实验第86-88页
   ·银纳米立方体与银膜LSP-SPP耦合增强的荧光实验研究第88-95页
     ·实验结构及样品制备第88-89页
     ·间隔层厚度对LSP-SPP耦合结构增强荧光的影响第89-92页
     ·银膜厚度对耦合结构增强荧光的影响第92-93页
     ·双层银纳米立方体与银膜耦合结构增强荧光研究第93-95页
   ·本章小结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99页
第五章 银纳米立方体及其与银膜耦合结构的 SERS研究第99-127页
   ·拉曼散射基本原理第99-105页
     ·散射截面和微分散射截面第101-102页
     ·拉曼散射的经典描述第102-105页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增强拉曼散射(SERS)机理第105-108页
     ·SPP或LSP的局域场增强因子第105-106页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增强SERS信号的物理机制第106-107页
     ·拉曼增强因子的定义第107-108页
   ·SERS样品的制备第108-109页
   ·银纳米立方体LSP-LSP耦合结构的SERS研究第109-112页
     ·银纳米立方体LSP横向耦合结构的SERS实验第109-110页
     ·双层银纳米立方体LSP纵向耦合结构的SERS实验第110-112页
   ·银纳米立方体与银膜LSP-SPP耦合结构的SERS实验研究第112-123页
     ·银纳米立方体与银膜LSP-SPP耦合结构的SERS实验研究第112-115页
     ·间隔层对银纳米立方体与银膜耦合结构SERS的影响第115-118页
     ·银纳米立方体的分布对LSP-SPP耦合结构SERS信号的影响第118-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27页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第127-131页
   ·主要研究工作第127-128页
   ·展望和建议第128-13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1-133页
致谢第133-135页
附件1 不同金属纳米结构增强因子(EF=I/10)第135-138页
附件2 SERS增强因子的计算第138-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膨胀阻燃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和阻燃机理研究
下一篇:含金属钛的新型内嵌富勒烯的合成,分离及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