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倍捻机控制器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倍捻机控制器的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论文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倍捻机控制器控制方案和人机交互系统功能需求 | 第16-21页 |
·倍捻机控制器控制方案 | 第16-17页 |
·倍捻机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人机交互系统功能需求 | 第18-19页 |
·人机交互系统总体开发流程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人机交互系统硬件设计 | 第21-30页 |
·嵌入式硬件平台总体设计 | 第21-23页 |
·系统核心设计 | 第21-22页 |
·系统通信设计 | 第22-23页 |
·硬件平台各功能模块设计 | 第23-29页 |
·电源模块 | 第23-24页 |
·存储器模块 | 第24-25页 |
·USB 接口 | 第25页 |
·Mini USB 接口 | 第25-26页 |
·Wi-Fi 接口 | 第26页 |
·RS-485 通信接口 | 第26-27页 |
·输入/输出模块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人机交互系统软件的设计及实现 | 第30-62页 |
·人机交互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第30-31页 |
·Windows CE 操作系统的制定和移植 | 第31-35页 |
·开发环境配置 | 第31-32页 |
·Windows CE 操作系统的定制流程 | 第32页 |
·操作系统内核制定 | 第32-34页 |
·操作系统内核移植 | 第34-35页 |
·RS-485 串口通信的实现 | 第35-40页 |
·串口通信协议定义 | 第35-38页 |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 第38-40页 |
·控制模块的实现 | 第40-41页 |
·实时检测模块的实现 | 第41-42页 |
·数据交互的实现 | 第42-45页 |
·二进制文件 | 第43-44页 |
·XML 文件 | 第44-45页 |
·倍捻机数据库的设计 | 第45-54页 |
·嵌入式数据库 SQL Server Compact Edition | 第45-46页 |
·倍捻机数据库总体设计 | 第46-47页 |
·数据库登陆模块设计 | 第47-48页 |
·数据库智能查询模块设计及实现 | 第48-53页 |
·日志模块设计 | 第53-54页 |
·数据库维护模块设计 | 第54页 |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 第54-57页 |
·人机界面设计规则 | 第54-55页 |
·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第55-57页 |
·倍捻机远程监测的设计及实现 | 第57-61页 |
·倍捻机远程监测总体设计 | 第57页 |
·嵌入式 Web 服务器的搭建 | 第57-58页 |
·Web 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总结 | 第62页 |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 1 倍捻机人机交互软件 BNJHMI V1.0 部分程序 | 第68-85页 |
附录 2 倍捻机人机交互系统硬件原理图和 PCB 图 | 第85-8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