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与我国新式美术教育的生成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次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立论观点 | 第12-14页 |
2 “洋务”美术教育产生的社会背景 | 第14-23页 |
·打破国门——清末传统文化框架的松动 | 第15-18页 |
·死水微澜——清末美术教育变革迹象 | 第18-23页 |
3 救亡图存——洋务运动与新式美术教育的产生 | 第23-37页 |
·洋务运动的教育思想 | 第24-26页 |
·洋务运动与新式学堂中的美术课程 | 第26-32页 |
·洋务派与西学东渐 | 第32-34页 |
·洋务运动与“废科举、兴学堂” | 第34-37页 |
4 洋务运动对新式美术教育产生的推动作用 | 第37-43页 |
·图画课程成为新式美术教育的起点 | 第37-39页 |
·推动美术学科形成 | 第39-40页 |
·引发美术教师职业产生 | 第40-43页 |
5 洋务运动对新式美术教育产生的贡献与社会影响 | 第43-47页 |
·洋务运动促成教育新学制颁布 | 第43-45页 |
·在我国美术教育史上的地位及贡献 | 第45-47页 |
6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