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构造物理学、岩组学(构造岩石学)论文--地壳构造论文

深地震反射与深地震测深联合探测及其在地壳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目录第10-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1页
   ·深地震反射与深地震测深研究现状第14-24页
     ·深地震反射第14-19页
     ·深地震测深第19-24页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24-29页
     ·深地震测深与深地震反射联合探测第24-27页
       ·勘探学意义第25-26页
       ·理论意义第26页
       ·工程意义第26-27页
     ·深地震反射剖面构造信息识别第27-28页
     ·华北克拉通北缘和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地质问题第28-29页
       ·华北克拉通北缘第28页
       ·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第28-29页
   ·研究内容和本文思路第29-31页
第一部分 深地震反射剖面构造信息识别研究及应用第31-68页
 第二章 反射地震剖面信息提取方法研究第32-45页
   ·图像处理方法第33-36页
     ·预处理第33页
     ·边缘检测第33-36页
   ·模式识别方法第36-41页
     ·基本原理第36-38页
       ·建立模式基元第37页
       ·建立目标函数第37页
       ·形成三元组第37页
       ·连接三元组,绘制成果剖面第37-38页
     ·属性和空间分析第38-39页
       ·建立属性关系表或关系数据库第38-39页
       ·属性和空间分析第39页
     ·在深地震反射剖面解释中的应用第39-41页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第41-43页
   ·其他方法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深地震反射剖面构造信息识别研究第45-68页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深地震反射剖面解释中的应用第46-56页
     ·算法实验第47-52页
       ·数据预处理第47-48页
       ·密度分割试验第48-49页
       ·类线条图试验第49-51页
       ·水平能量分析试验第51页
       ·降分辨率显示试验第51-52页
     ·实际数据测试第52-54页
     ·认识与应用第54-56页
   ·深地震反射剖面构造信息识别研究及应用第56-67页
     ·原理与设计第56-57页
     ·实现与效果第57-64页
       ·强振幅提取第58-59页
       ·中值滤波第59页
       ·对象识别第59-60页
       ·连续性计算及长度滤波第60-63页
       ·复杂区域属性分析第63-64页
     ·认识与应用第64-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二部分 深地震测深地壳结构成像方法及其与深地震反射联合探测研究第68-110页
 第四章 深地震测深地壳结构成像方法研究第69-84页
   ·上地壳层析成像第69-74页
     ·二维介质有限差分走时计算第69-71页
     ·初至波有限差分层析成像第71-73页
     ·成像策略及其应注意的问题第73-74页
       ·观测系统建立第74页
       ·网格尺度选取第74页
       ·重采样因子、平滑因子、滑动平均参数选取第74页
   ·全地壳射线追踪反演第74-83页
     ·模型参数化第75-77页
     ·射线追踪第77-80页
     ·阻尼最小二乘反演第80-81页
     ·模型评估第81-82页
     ·反演策略及应注意的问题第82-83页
       ·数据预处理第82页
       ·震相识别第82页
       ·模型参数化第82页
       ·最小二乘反演第82-83页
       ·模型评估第83页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五章 深地震测深与深地震反射联合探测研究第84-110页
   ·联合探测的意义第84-88页
     ·深地震测深资料震相识别及初始模型第84-85页
     ·深地震反射速度第85-87页
     ·综合解释第87-88页
   ·深地震测深与深地震反射联合探测方法第88-109页
     ·联合反演第88-96页
       ·垂直入射射线追踪第89页
       ·初至层位自动分派第89-91页
       ·随机逆算子修改第91-92页
       ·平衡因子第92页
       ·在厄瓜多尔北部-哥伦比亚南部汇聚边缘多道地震反射和广角反射地震资料联合反演应用实例第92-96页
     ·存在问题第96-101页
       ·波场传播因素第96-98页
       ·方法因素第98-100页
       ·各向异性因素第100-101页
     ·约束成像第101-109页
       ·联合采集第101-102页
       ·约束处理第102-105页
       ·综合解释第105-106页
       ·松辽盆地-大兴安岭-海拉尔盆地剖面对比研究第106-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三部分 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和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地壳结构研究中的应用第110-157页
 第六章 在华北克拉通北缘怀来-苏尼特右旗剖面的应用第111-130页
   ·区域构造背景第111-115页
   ·前人地球物理工作第115页
   ·数据联合采集第115-119页
     ·宽角反射与折射数据采集及震相识别第115-118页
     ·同测线深地震反射数据采集第118-119页
   ·资料处理第119-126页
     ·上地壳初至层析成像第119-120页
     ·全地壳二维P波速度结构第120-126页
       ·初始模型构建第121页
       ·射线追踪第121-123页
       ·模型评估第123-126页
   ·解释及讨论第126-128页
   ·与深地震反射剖面对比研究第128页
   ·本章小结第128-130页
 第七章 在鄂尔多斯西南缘-六盘山剖面的应用第130-153页
   ·区域构造背景第130-133页
   ·前人地球物理工作第133-135页
   ·数据联合采集第135-140页
     ·宽角反射与折射数据及地震波场分析第136-139页
     ·深地震反射数据采集第139-140页
   ·资料处理第140-148页
     ·上地壳初至波层析成像第141-142页
     ·全地壳二维射线追踪第142-148页
       ·初始模型构建第142页
       ·射线追踪第142-145页
       ·模型评估第145-148页
   ·解释及其讨论第148-150页
   ·与深地震反射剖面对比研究第150-151页
   ·本章小结第151-153页
 第八章 结论第153-157页
   ·结论与认识第153-156页
     ·对深地震反射剖面构造信息识别的认识第153-154页
     ·对深地震测深地壳结构成像及其与深地震反射联合探测方法的认识第154页
     ·华北克拉通北缘及中亚造山带南部地壳结构研究成果第154-155页
     ·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鄂尔多斯地块地壳结构研究成果第155-156页
   ·存在问题及进一步工作第156-157页
     ·深地震测深与深地震反射联合探测第156页
     ·深地震反射剖面构造信息识别第156-157页
参考文献第157-169页
致谢第169-170页
附录第170-171页
个人信息及科研成果第171-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东圆珠顶斑岩型铜钼矿床成岩成矿作用研究
下一篇:天山造山带中段古生代构造变形及其年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