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SO_2和NO_X的排放现状及危害 | 第9-12页 |
·烟气脱硫脱硝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烟气脱硫 | 第12-13页 |
·烟气脱硝 | 第13-15页 |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 | 第15-17页 |
·干法催化还原同时脱硫脱硝 | 第17-19页 |
·论文工作内容 | 第19-21页 |
·选题来源 | 第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1-22页 |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22-23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23-24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23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谱仪(EDS) | 第23页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 | 第23页 |
·比表面积与孔径测试(BET) | 第23-24页 |
·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 | 第24页 |
·催化剂评价 | 第24-26页 |
3 不同活性组分负载高岭土催化剂催化还原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 第26-51页 |
·引言 | 第26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6页 |
·活性组分负载量对催化剂同时脱硫脱硝活性影响实验 | 第26-35页 |
·负载量对Fe单组分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26-28页 |
·负载量对Mn单组分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28-30页 |
·负载量对Fe、Ce双组分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30-32页 |
·负载量对Mn、Ce双组分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负载量对Fe、Mn、Ce多组分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33-35页 |
·活性组分种类对催化剂同时脱硫脱硝活性影响实验 | 第35-37页 |
·浸渍时间对催化剂同时脱硫脱硝活性影响实验 | 第37-38页 |
·浸渍时间Fe单组分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浸渍时间Mn单组分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38页 |
·焙烧过程对催化剂同时脱硫脱硝活性影响实验 | 第38-39页 |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同时脱硫脱硝活性影响实验 | 第39-44页 |
·反应温度对Fe单组分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反应温度对Mn单组分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反应温度对Fe、Ce双组分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反应温度对Mn、Ce双组分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4-49页 |
·ICP结果分析 | 第44页 |
·BET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SEM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NH3-TPD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4 镧、铈负载不同载体催化剂催化还原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 第51-66页 |
·引言 | 第51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1页 |
·镧、铈负载不同载体催化剂催化还原同时脱硫脱硝实验 | 第51-55页 |
·不同单一载体对催化剂同时脱硫脱硝活性的影响 | 第51-53页 |
·不同复合载体对催化剂同时脱硫脱硝活性的影响 | 第53-55页 |
·催化剂的寿命评价实验 | 第55-57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7-65页 |
·XRD结果分析 | 第57页 |
·BET结果分析 | 第57-61页 |
·SEM结果分析 | 第61-64页 |
·EDS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