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多孔材料的表征方法的研究状况 | 第11-17页 |
·气体吸附法 | 第12-14页 |
·压汞法测量孔结构 | 第14-15页 |
·小角度X射线衍射法 | 第15-16页 |
·计算机模拟 | 第16-17页 |
·多孔材料 | 第17-19页 |
·活性炭 | 第17页 |
·炭分子筛 | 第17-19页 |
·亚临界吸附理论 | 第19-21页 |
·基于吸附等温线的吸附理论 | 第19-20页 |
·基于Polanyi吸附势的微孔填充理论 | 第20-21页 |
·毛细凝聚理论 | 第21页 |
·超临界气体吸附的研究 | 第21-24页 |
·超临界气体吸附简介 | 第21-23页 |
·超临界气体吸附模型 | 第23-24页 |
·流体在多孔材料的扩散过程 | 第24-25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5-27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7-33页 |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27-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28-29页 |
·实验装置 | 第29-30页 |
·实验原理及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实验原理 | 第30-31页 |
·数据处理 | 第31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31-32页 |
·77K氮气吸附 | 第31页 |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第31页 |
·水置换法测定炭分子筛的微孔孔容 | 第31-32页 |
·实验装置的可重复性 | 第32-33页 |
3 吸液驱气法对CMS孔结构的表征研究 | 第33-48页 |
·气体吸附法对炭分子筛的表征 | 第33-38页 |
·低温气体吸附法对炭分子筛表征 | 第33-34页 |
·常温条件下CMS对超临界气体的吸附 | 第34-35页 |
·常温条件下CMS对亚临界气体CO_2的吸附 | 第35-38页 |
·吸液驱气法对炭分子筛孔结构的研究 | 第38-42页 |
·炭分子筛对氮气的吸水驱气过程研究 | 第38-39页 |
·吸水驱气法对气体平衡置换量的测定 | 第39-41页 |
·炭分子筛孔径分布对气体吸附量影响的测定 | 第41页 |
·炭分子筛孔容的测定 | 第41-42页 |
·吸液驱气动力学的研究 | 第42-47页 |
·吸液驱气动力学过程简介 | 第42-43页 |
·温度对吸水驱气过程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不同气体对吸水驱气过程的影响 | 第44-45页 |
·粒度对吸水驱气过程的影响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吸液驱气法对常温气体吸附的研究 | 第48-62页 |
·中孔材料对超临界气体吸附性能的研究 | 第48-50页 |
·微孔材料对超临界气体吸附性能的研究 | 第50-51页 |
·活性炭吸液驱气平衡置换过程的研究 | 第51-57页 |
·77K氮气吸附法对活性炭孔结构的表征 | 第51-53页 |
·不同活化时间活性炭吸水驱气过程的研究 | 第53页 |
·吸水驱气法对活性炭的平衡置换量的研究 | 第53-55页 |
·微孔孔径分布对超临界气体吸附的影响 | 第55-56页 |
·不同气体分子对活性炭吸液驱气过程的影响 | 第56-57页 |
·活性炭的表面性质对其平衡置换量及吸水驱气过程的影响 | 第57-61页 |
·77K氮气吸附法对双氧水改性后活性炭的表征 | 第57-59页 |
·改性活性炭表面性质的研究 | 第59页 |
·改性后的活性炭对平衡置换量及吸水驱气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