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9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教育资本及国际教育资本 | 第12页 |
·国际直接投资及国际间接投资 | 第12页 |
·中外合作办学 | 第12-13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文章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我国高等教育引入国际直接投资的可行性分析 | 第19-27页 |
·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19-22页 |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第22-23页 |
·现实依据 | 第23-26页 |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对国际教育资本的需求旺盛 | 第24-25页 |
·国际教育资本的供给能力强劲 | 第25页 |
·国际直接投资相较国际间接投资对我国高等教育引入国际教育资本而言更具适应性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国际直接投资对投资环境的要求及我国高等教育对引入国际直接投资的制约“瓶颈” | 第27-37页 |
·国际直接投资的投资环境分析 | 第27-32页 |
·政治法律环境 | 第27-30页 |
·经济环境 | 第30页 |
·自然环境 | 第30-31页 |
·文化和教育环境 | 第31-32页 |
·我国高等教育对引入国际直接投资的制约“瓶颈” | 第32-36页 |
·对引入外资的理念制约 | 第32-33页 |
·高等教育引入国际教育资本的口径单一、狭小且存在多重阻碍性因素 | 第33-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我国高等教育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的利弊判断 | 第37-43页 |
·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有利影响 | 第37-40页 |
·国际直接投资的竞争效应 | 第37页 |
·国际直接投资的示范效应 | 第37-39页 |
·国际直接投资的制度优化效应 | 第39-40页 |
·国际直接投资的人力资本提升效应 | 第40页 |
·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高等教育可能带来的风险 | 第40-42页 |
·国际直接投资可能会侵害教育的公平性 | 第41页 |
·国际直接投资可能会增加政府的管理难度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我国高等教育引入国际直接投资的制度安排 | 第43-53页 |
·创新引入国际教育资本的投资理念,完善国际直接投资的非正式制度 | 第43-46页 |
·树立“适度让渡”的教育主权观,明晰教育主权和教育产权的关系 | 第43-45页 |
·正确看待高等教育的营利性和公益性及其相互关系 | 第45-46页 |
·健全并完善教育投资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适合国际直接投资的正式制度 | 第46-47页 |
·完善现行教育法中关于“高等教育营利性”的规定 | 第46-47页 |
·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外资承办高等教育获得的优惠政策 | 第47页 |
·构建针对国际直接投资高等教育领域的制度实施机制 | 第47-51页 |
·宏观层面上,对引进的国际直接投资实行“大部门”管理体制 | 第47-48页 |
·中观层面上,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建立适合国际直接投资的教育实验区,实验区内给予特殊的政策优惠 | 第48-50页 |
·微观层面上,探索适合国际直接投资的办学运行机制 | 第50-51页 |
·引入国际直接投资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51-52页 |
·对国际直接投资严格把关,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 第51-52页 |
·保持对国际直接投资支持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