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引言 | 第9-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 2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6-22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及特征 | 第16-17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与运营机制 | 第17-18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 第17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机制 | 第17-18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含义与标准 | 第18-19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含义 | 第18-19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标准 | 第19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9-22页 |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9-20页 |
| ·产业组织理论 | 第20页 |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0-22页 |
| 3 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22-31页 |
| ·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 第22-26页 |
| ·调查情况说明 | 第22-23页 |
| ·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状况分析 | 第23-26页 |
| ·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趋势 | 第26-27页 |
| ·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类型 | 第27-28页 |
| ·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成效分析 | 第28-31页 |
| ·经济效益方面 | 第28-29页 |
| ·社会效益方面 | 第29页 |
| ·生态效益方面 | 第29-31页 |
| 4 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不规范的表现及原因 | 第31-37页 |
| ·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层面不规范的表现及原因 | 第31-32页 |
| ·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层面不规范的表现及原因 | 第32-36页 |
| ·组织决策机制不规范的表现及原因 | 第33-34页 |
| ·管理执行机制不规范的表现及原因 | 第34-35页 |
| ·利益分配机制不规范的表现及原因 | 第35页 |
| ·监督约束机制不规范的表现及原因 | 第35页 |
| ·外部扶持机制不规范的表现及原因 | 第35-36页 |
| ·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层面不规范的表现及原因 | 第36-37页 |
| 5 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对策 | 第37-41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的基本原则 | 第37-38页 |
|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办社基础 | 第37页 |
| ·坚持以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为办社依托 | 第37页 |
| ·坚持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办社原则 | 第37-38页 |
| ·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 第38-39页 |
| ·加大宣传引导,提高科学认识 | 第38页 |
| ·加强合作社的人才培训 | 第38页 |
| ·规范财务管理 | 第38页 |
| ·建立健全运行机制 | 第38-39页 |
| ·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配套措施 | 第39-41页 |
| ·探索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第39页 |
| ·突出抓好示范社建设,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 | 第39页 |
|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第39页 |
| ·构建合作社信息服务平台 | 第39-41页 |
| 6 结论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附录A: 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调查问卷 | 第45-47页 |
| 附录B: 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调查问卷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个人简介 | 第50-51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