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检察职权的概述 | 第7-13页 |
一、检察机关职权的界定 | 第7-8页 |
二、检察机关职权的性质分类 | 第8-11页 |
(一) 行政官模式 | 第8-9页 |
(二) 司法官模式,也称等同法官模式 | 第9-10页 |
(三) 准司法官模式或行政司法机关模式 | 第10-11页 |
三、我国检察权的定位 | 第11-12页 |
四、我国特色检察职权渊源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我国公诉检察职权的定位与存在的问题 | 第13-31页 |
一、我国检察职权现状及缺陷 | 第13-15页 |
(一) 侦查权 | 第13页 |
(二) 提起公诉权 | 第13-14页 |
(三) 法律监督权 | 第14-15页 |
二、公诉权的定位 | 第15-19页 |
(一) 刑事起诉制度的两种模式 | 第15-18页 |
(二) 我国公诉的定位——实质是检察控权模式 | 第18-19页 |
三、公诉权对审判权的制约与监督 | 第19-24页 |
(一) 公诉权与审判权角色的定位 | 第19-21页 |
(二) 公诉权对刑事审判权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内容及依据 | 第21-23页 |
(三) 公诉权对刑事审判权进行制约和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四、对公诉权制约机制 | 第24-28页 |
(一) 我国的公诉权制约机制 | 第24-26页 |
(二) 我国公诉权制约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6页 |
(三) 完善我国刑事公诉权制约机制 | 第26-28页 |
五、公诉价值的选取 | 第28-31页 |
(一) 刑事检察公诉行为应该是由目的理性因素支配的 | 第28-29页 |
(二) 刑事检察公诉的价值追求应服从和服务于司法价值追求 | 第29-30页 |
(三) 刑事检察公诉的价值目的主要存在于刑事法律的规定之中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检察职权的完善 | 第31-35页 |
一、优化检察权配置——优化检察职权配置的另一视角 | 第31-32页 |
(一) 检察监督与行政监察的关连性 | 第31-32页 |
(二) 行政监察法的内容、体系和结构值得检察制度借鉴 | 第32页 |
二、完善检察职权的若干建议 | 第32-35页 |
(一) 适当扩大检察监督范围 | 第32-33页 |
(二) 完善检察监督手段 | 第33-34页 |
(三) 健全检察监督程序 | 第34-35页 |
注释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后记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