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地图制图学(地图学)论文--地图编制论文

形状识别在地图综合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图索引第14-17页
表索引第17-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2页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8-24页
     ·研究背景第18-20页
     ·在地图综合领域研究形状相似性的意义第20-24页
   ·有关地图综合的概念第24-26页
   ·基于形状识别的地图自动综合的研究现状第26-27页
   ·矢量图形的形状化简方法第27-30页
     ·线要素形状化简方法第27-28页
       ·删点化简第27-28页
       ·光滑处理第28页
     ·面要素形状化简方法第28-30页
       ·针对边界的面要素形状化简第29页
       ·针对区域的面要素化简方法第29-30页
       ·针对结构的面要素化简方法第30页
   ·论文组织安排第30-32页
第二章 支持形状识别的基本理论第32-48页
   ·形状的定义第32页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形状识别模型框架第32-37页
     ·关于认知心理学和空间认知表达第33-34页
     ·认知心理学的模式识别模型第34-37页
   ·人类对形状的认知规律第37-38页
   ·大尺度空间下地物要素的形状特点第38-40页
     ·抽象性第38-39页
     ·人文性(象征性)第39-40页
     ·不确定性第40页
   ·形状识别的方法第40-42页
     ·数据聚类第40-41页
     ·神经网络第41页
     ·结构模式识别第41-42页
   ·结构匹配第42-44页
     ·字符串匹配第42-43页
     ·图和树匹配第43-44页
   ·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第44-47页
     ·BP网络算法的思路第44-45页
     ·BP网络算法的数学模型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三章 面状要素的形状的描述与识别第48-66页
   ·基于区域的形状特征第48-51页
     ·简单的描述子第48-50页
     ·拓扑描述子—欧拉数第50页
     ·基于区域的不变矩第50-51页
   ·基于骨架线的形状特征第51-52页
   ·基于边界的形状特征第52-56页
     ·弯曲能量第52-53页
     ·曲率第53页
     ·形调(Signature)第53页
     ·基于随机模型的形状表达与重构第53-54页
     ·多边形的顶点数、凹点数和凸点数第54-55页
     ·凹度第55页
     ·多边形的内角直方图第55-56页
     ·边界分解第56页
   ·基于傅立叶形状描述子的形状相似性分析第56-61页
     ·傅立叶形状描述子第56-61页
       ·傅立叶形状描述子的数学模型第57-59页
       ·傅立叶形状展开式的精度描述第59-60页
       ·基于傅立叶描述子的形状相似性度量第60-61页
   ·基于链码与形状数的形状相似性分析第61-65页
     ·链码与形状数第61-63页
     ·地图要素形状数的表达第63-64页
     ·基于形状数的形状相似性度量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基于动态模板匹配的建筑物要素的化简第66-87页
   ·建筑物的形状特点以及现有的化简算法第66-67页
   ·人工地图综合中的模板匹配模式第67-68页
   ·建筑物模板的选取第68-71页
     ·建筑物多边形化简的原则第68-69页
     ·建筑物原型模板的设计原则第69-71页
   ·基于动态模板匹配的建筑多边形化简的实施第71-83页
     ·建筑物要素的正交化处理第71-72页
     ·动态模板的生成第72-73页
     ·综合目标与动态模板库的形状相识性分析第73-82页
     ·动态模板的放样第82-83页
   ·基于模板匹配建筑物多边形化简的实验第83-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五章 线状要素的形状特征描述第87-107页
   ·研究弯曲的意义第87页
   ·弯曲的划分第87-92页
     ·基于拐点的划分第88页
     ·基于绕动方向与奇异点的划分第88-90页
     ·基于三角网的弯曲划分第90-91页
     ·基于单调曲线的弯曲划分第91页
     ·其他弯曲的划分第91-92页
   ·弯曲个体结构的几何参数第92-94页
   ·单个弯曲的形状识别第94-95页
   ·线状要素的统计参数第95-100页
     ·与弯曲无关的参数第96-99页
     ·弯曲相关的统计参数第99-100页
   ·线状要素的层次描述第100-106页
     ·线状要素二叉树模型第100-102页
     ·弯曲二叉树模型第102-103页
     ·弯曲多叉树模型第103-106页
       ·弯曲多叉树的提出第103-104页
       ·弯曲多叉树的构建第104-106页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第六章 基于形状的线状要素的分类与分段第107-128页
   ·线状要素形态的描述第107-108页
   ·线状要素的分段第108-110页
   ·基于BP神经网络技术的线状要素形状的识别第110-123页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线状要素形状识别的思路第110页
     ·线状要素训练的样本及样本的分类第110-112页
     ·输入参数集(向量)的选择第112-115页
     ·输入参数的精选第115-121页
     ·线状要素形状识别神经网络的构建第121-122页
     ·线状要素形状识别神经网络的训练第122-123页
   ·基于形状的识别线状要素的分段第123-126页
   ·对各种形状的曲线的综合方法的选取第126-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第7章 基于形状相似性分析的线要素化简算法的评价第128-143页
   ·对线要素化简的评价内容第128-130页
     ·点位精度第128-130页
     ·拓扑关系第130页
   ·线要素形状相似性计算模型第130-133页
     ·角度差值积分法第131页
     ·傅立叶描述子欧氏距离第131-132页
     ·小波描述子欧氏距离第132页
     ·线要素的夹角链码第132-133页
   ·形状相似性与点位精度的关系第133页
   ·用傅立叶形状描述子评价线要素化简算法对形状影响第133-142页
     ·常见的几种化简算法的介绍第134-136页
     ·化简算法对形状和精度影响分析实例第136-141页
     ·评价化简算法对形状影响几点说明第141-142页
   ·本章小结第142-143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43-145页
   ·论文总结第143-144页
   ·研究展望第144-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4页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54页
参加科研项目第154-155页
致谢第155-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月球内部结构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尺度空间地图多重表达的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研究